第(1/3)页 放下手中的报纸,朱慈烺看向薛国观问道: “明天可以刊印多少份大明日报?” 薛国观想了想之后说道: “刚开始有些生疏,大概只能刊印五百份左右,不过以后会更多的。” 朱慈烺点了点头。 一开始就能刊印出五百份已经算可以了,毕竟现在这个时候可没什么印刷机。 想到这里,朱慈烺再次问道: “你觉得大明日报定价多少钱合适?” 薛国观犹豫了一下,随后反问道: “太子殿下,您之前说过,报纸这东西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传达朝廷的旨意和思想对吧?” “没错!” 朱慈烺点了点头,示意薛国观继续说下去。 薛国观则是继续说道: “既然这样的话,那么老臣建议定价两文钱是最合适的!” “现在市面上两文钱也就是一个烧饼的价钱,就算普通的百姓也买得起,这样更方便大明日报流通。” “另外,老臣按照太子殿下之前所说,在大明日报的背面留出了一部分的空间,上面写上了招租的字样。” “等大明日报流传开来之后,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京城的商人们肯定会主动找上门来购买这些招租的版面。” “到时候应该也能收到不少银子,稍微弥补一下损失。” 两文钱一份的大明日报,换算一下的话其实跟后世两块钱一份的报纸没什么区别。 但要知道,古代的印刷成本和后世的印刷成本是完全不一样的。 后世印刷一份报纸的成本,最多也就是几毛钱。 但是放在大明,这一份报纸的成本可能接近十块钱了! 就这还没有算人工成本! 这也就是说,大明日报现在完全是在亏本卖! 说实话,朱慈烺心里的合理价位应该是在五文钱左右,结果他没有想到薛国观居然想定价两文钱。 这样一份大明日报要亏掉八文钱。 不过...... 这点钱朱慈烺还是亏得起的! 想到这里,朱慈烺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就按你说的办,大明日报定价为两文钱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