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与此同时,郑成功和张世泽默默计算着关宁铁骑的速度和距离。 虽然二人都是第一次上战场,但是心中却充满了冷静和自信。 片刻后,张世泽率先下令。 “射击!” 下一秒,他率领的士兵瞬间扣动扳机,动作整齐划一,犹如训练有素的机器。 砰! 砰! 砰! 一连串的枪声瞬间响起。 开完枪之后,他们随后迅速将手中的燧发枪传递到后方,然后接过一把装填好弹药的燧发枪,再次射击,如此往复。 短短十几秒,张世泽这边的五百士兵就发射了超过一千发子弹。 那密集的枪声,就像一首激昂的战歌在战场上回荡。 紧接着,郑成功这边也下达了开枪的命令! “射击!” 随之而来的,又是一阵连绵不绝的枪声响起。 而此时此刻,那些原本气势汹汹的关宁铁骑早已乱了阵脚。 因为早在第一波枪声响起时,关宁铁骑这边就有几十人被击中,他们的身体随着子弹的冲击而摇晃,有的甚至从马上跌落下来。 仅仅过了十几秒,又有一百多人中枪,还不算被击中的战马。 要知道在真正的战场上,战马被击中,就等于骑兵被击中。 因为失去了战马的骑兵,就像失去了翅膀的鸟儿,失去了机动性和战斗力。 就这样,关宁铁骑还没冲到京营士兵面前,京营士兵至少已发射超过了八千枚子弹! 其中最少有一千多颗击中了关宁铁骑! 就连吴三桂脸上也挨了一颗泥丸,疼得他龇牙咧嘴,心中更是惊惶不已。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摸了摸脸,心中暗自庆幸这只是演练。 若是在战场上,他此刻早已性命不保。 吴三桂从未想到,燧发枪的威力竟如此巨大,让关宁铁骑在冲锋的过程中就遭受了如此惨重的损失。 终于,关宁铁骑在快要靠近京营士兵时逐渐停了下来。 此时,他们个个满脸沮丧,眼神中透露出失落和无奈。 他们原本的自信和骄傲,在这密集的枪声中被彻底击垮了。 最后经检查,这一千人中,最少有七百人被击中,剩下的三百人中,一百多人的马匹被击中,只有两百人完好无损。 如此惨重的‘伤亡’,着实令人胆寒。 而且若是在真正的战场上,面对这般严重的损失,军队早就崩溃了,根本无法坚持到最后。 就这样,朱慈烺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事实上,洪承畴等人在枪声响起的那一刻,就已经敏锐地预判到了结果。 站在宁远城墙上的他们,居高临下,利用千里镜将整个战场的局势尽收眼底。 燧发枪的发射速度和精准率实在是高得惊人,一通扫射过去,根本没有任何军队可以抵挡的住。 甚至刚才还有人一直在默默计算着为首的射手一分钟到底能发射多少发子弹。 而得到答案之后,他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惊讶逐渐变成了震撼! 因为最终的结果居然是一分钟发射了十二发子弹! 其他人或许没有注意这点,但也知道眼前的这支火器军队绝对是任何军队都无法抗衡的! 关宁铁骑不行! 建奴也不行! 热气球的存在,可以让这支火器军队随时随地掌握周围的一切情报和敌军部署,让任何的谋略和诡计无所遁形。 而燧发枪的存在,更是所有军队的噩梦! 如此高效的射击速度和威力,让所有人都意识到,骑兵那传统的冲锋战术在这样的火力面前,根本没有靠近的可能。 刚才的演练结果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这群总兵们的心头,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未来战争的走向。 以往那种依靠骑兵冲锋、近身肉搏的战争模式,在燧发枪这种先进火器面前,已经彻底失去了优势! 事实上,就连朱慈烺也没有想到热气球配合燧发枪会有如此的战况。 早知道这样的话,他或许都不用大费周章的想办法让建奴分兵了。 不管建奴有多少人,都可以横推过去! 不过当然,现在再说这些也没什么用了. 此时此刻,崇祯站在宁远城墙之上,凛冽的北风吹动着他的衣袍,却怎么也掩饰不住他激动的内心。 这还是崇祯第一次观看燧发枪的战斗场景,说实话,这实在是太让人感到震撼了! 哪怕是无往不利的关宁铁骑,再遇到这支装备了燧发枪的队伍时也会瞬间败北! 这下子,崇祯总算是知道朱慈烺的底气为什么会这么足了! 有了此等神器,何愁建奴不灭? 演练结束后,继续呆在这里也没什么意义了,随即众人便返回了总督府。 除了朱慈烺、崇祯和洪承畴心情很是不错之外,其他几位总兵一路上都沉默不语。 走进总督府大堂,他们依次站立在两旁,低垂着头,脸上写满了失落。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 完全是因为随着燧发枪的出现和普及,以后大明的战争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这些武将多年来积累的作战经验和战术知识似乎瞬间变得一文不值。 他们害怕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害怕被朝廷遗忘。 真要是如此的话,简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就在这时,一个人影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不是吴三桂又是谁呢? 吴三桂脚步踉跄地走进来,他的盔甲上满是尘土,头发也凌乱不堪,神色狼狈至极。 一看到崇祯和朱慈烺,吴三桂‘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声音带着几分沮丧说道: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臣.臣败了。” 崇祯听到这话,心中只觉得好笑,因为就在刚刚出发之前,吴三桂还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结果没想到仅仅只是过了一个多时辰,吴三桂就好似一只斗败了的公鸡一般垂头丧气。 不过这也不是他的错,放眼整个天下,无论是哪支军队来了,都不是那些装备了燧发枪的军队的对手。 朱慈烺看着眼前跪倒在地、且一脸沮丧的吴三桂微微一笑,随即亲自将他扶起,安慰道: “吴将军不必自责,这并非是你的错,只是时代变了!” 顿了顿,朱慈烺又看向在场的其他几位总兵道: “大明日后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也有诸多战事等待着诸位。” “诸位皆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忠心可鉴,以后大明还要仰仗各位。” “等此次班师回朝之时,带来的所有火器,比如燧发枪、热气球之类的东西都会留下一大部分分给你们。” “你们拿到东西之后,各自挑选精锐之士,组建全新的火器军队。” “京城方面一直都在持续生产燧发枪和各种火器,等班师回朝之后,本宫会再调拨一批全新的火器给你们。” “总而言之,本宫要让大明的每一位士兵都能配备上这样的利器。” 几位总兵听了这番话,心中的阴霾渐渐散去,相互对视一眼,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说到底,他们只是害怕自己会被抛弃,但听朱慈烺的意思,压根就没有想要抛弃他们的想法,而是要给他们调拨全新的火器用来组建新的军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