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到时候贼寇没了粮草,又无兵员补充,势力必定会不断减弱。” 范景文的话音落下,大殿内顿时就陷入了一片死寂,安静得众人仿佛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不得不说,范景文的这个提议实在太过大胆了。 不仅要耗费巨额钱财,更关乎无数人的生死。 要知道自古以来,迁徙百姓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民怨,甚至激起民变。 更何况是一下子迁徙整个河南省的百姓呢? 虽说到了明末这个时候,河南省的百姓已经从之前的六百万锐减到了如今的七八十万,但想要成功把他们迁移到周边的省份,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再者,朝廷此前对农民军的态度一直模棱两可,从未想过赶尽杀绝,如今若实施此计,那么六十万农民军恐怕要饿死十几万。 如此狠辣的手段,绝非仁君所为。 若是拿到朝堂之上商议,恐怕九成以上的大臣都会极力反对,就连崇祯皇帝为了自己的名声,也定不会同意的。 薛国观等人心思各异,朱慈烺虽然也没有说话,但是当他的目光落在范景文身上的时候,眼中却是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个极为狠辣的计策。 原以为只有洪承畴这样的人才会想出如此狠辣的计策,却没想到范景文也有这般手段,这倒是给了朱慈烺一个惊喜。 不过朱慈烺并未着急开口,而是将目光转向其他大臣,缓缓开口: “诸位大人,对此计策,你们意下如何?” 几位内阁大臣们面面相觑,神色尴尬。 若说这计策不好,那分明是违心之言,因为从战局来看,此计确实能极大地削弱农民军的实力。 可若说这计策好,又显得自己太过残忍,不顾百姓死活。 一时间,众人不知该如何作答,大殿内的气氛愈发凝重,每个人都深知,这看似简单的回答,却关乎着无数人的命运,也将深刻影响着大明王朝未来的走向。 很快,内阁首辅薛国观最先有了反应。 只见他在众人的目光中缓缓起身,然后对着朱慈烺拱手道: “太子殿下,老臣以为此计虽然狠辣,但却不失为一个妙计!” “虽然需要筹措大量的钱粮用以安顿百姓,所需耗费难以估量,但相比于让他们成为贼寇,老臣倒是觉得这完全是值得的。” “毕竟若放任农民军继续壮大下去,待来年开春,恐怕农民军的人数有可能突破百万。” “老臣斗胆断言,只要此策施行,待寒冬到来之时,六十万农民军至少锐减十万,甚至二十万!” 说出这这句话的时候,薛国观的后颈早已渗出冷汗。 事实上如果可以的话,薛国观也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但他身为一个帝党,又怎么能不主动站出来呢? 他早已经看出来了,朱慈烺虽然什么话都没说,但却是认同这个计策的。 既如此,他也有什么好考虑的? 身为一个坚定的帝党,他要做的就是在关键时刻毫无保留的站在皇权这边。 而眼下,朱慈烺代表的就是皇权! 朱慈烺依旧没有说话,只是目光在其他几位大臣脸上扫过,然后突然落在了张志发脸上。 只见此时此刻,张志发的神情有些怪异,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朱慈烺再次开口问道: “张阁老,你意下如何?” 张志发的胡须微微颤抖,抬起头时眼中满是不忍,道: “殿下,河南百姓何其无辜!强迁之举,与驱民于水火何异?” “年轻力壮的百姓还好说,可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稚子,又该怎么办?”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怜悯,在寂静的大殿里显得格外清晰。 朱慈烺还未答话,一旁的李邦华却在此时重重地叹了口气: “张阁老,恕本官直言,若不如此,这些留下来的百姓大多数最终都会成为新的农民军,到时候河南只会更乱。” “与其如此,倒不如直接从根源上解决此事。” “毕竟长痛不如短痛!” 张志发听到这话,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就在这时,朱慈烺也终于开口了。 只见他缓缓说道: “其实本宫也明白,此计确有不妥之处,但是为了彻底解决贼寇之祸,目前也只能如此了。” “到时候朝廷会派遣河南周边的兵马帮忙迁移这些百姓,所需的粮草全部由朝廷拨付。” “若是有人不愿意迁移、或者因为身体原因无法迁移的,就算抬也要把他们抬过去!” “总而言之,不能给李自成和张献忠留下一个人、一粒粮食!” 顿了顿,朱慈烺又道: “你们放心,本宫知道你们好名声,所以此事便以父皇的名义昭告天下吧,父皇那边本宫自会去说!” “本宫有把握,父皇一定会同意的!” 几位大臣听到这话,先是面面相觑,但很快还是拱手应道: “臣遵命!” 当他们抬起头时,看向朱慈烺的目光已全然不同。 原本以为这位太子会将这个责任推给内阁,自己和崇祯落个从善如流的美名。 却不想,他竟是要将这千古骂名安在崇祯头上。 如果是在以前的话,他们肯定会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一般的事情。 毕竟古往今来,哪个君王不是将‘仁君’二字看得比命还重? 崇祯更是如此! 崇祯要是能答应的话,那简直和见鬼没什么区别了。 但现在嘛 他们却觉的崇祯一定会答应此事,毕竟如今的崇祯,早就不是以前的崇祯了。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朱慈烺倒是真想把这口锅扣在几位内阁大臣身上。 可想了想又觉得不妥,毕竟这些人以后自己还是要用的,要是他们的名声坏了,对自己可没什么好处。 反倒是崇祯,名声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 所以他才打算让崇祯背这个锅,毕竟崇祯就是专门干这个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