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去把这张纸送到宝钞提举司,让那里的工匠根据这个图样为模板,画出几张成品过来,记住,一定要让他们画得精细一些,不可有丝毫马虎。” 马宝听到这话,赶忙道: “奴婢这就去,太子殿下放心,奴婢一定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 说完这话,马宝小心翼翼地接过宣纸,然后便匆匆跑开了。 正所谓专业的事要找专业的人做,朱慈烺自认为没有画画的天赋,他画出的这个图案,也只是自己想象中的大明国债的大概样子。 至于剩下的,就交给宝钞提举司的匠人们了。 忙完这些事情之后,不知不觉已然到了中午。 朱慈烺的肚子也适时地咕咕叫了起来,于是便决定好好犒劳一下自己,美美地吃上一顿火锅。 不多时,一切便已准备妥当。 在这寒冷的冬日里,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旁吃着火锅,那滋味,简直妙不可言。 火锅里翻滚着鲜红的汤汁,各种食材在锅中上下沉浮,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 朱慈烺夹起一片鲜嫩的羊肉,放入锅中轻轻一涮,待肉片变色后迅速捞出,蘸上精心调制的酱料放入口中。 那鲜嫩多汁的口感瞬间在味蕾上绽放开来,让他忍不住眯起了眼睛,一脸的满足。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左右,一个太监突然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禀报道: “太子爷,王承恩王公公求见。” 朱慈烺听到这话,不禁微微一愣,心中也有些纳闷。 心说这王承恩怎么来了?难道是崇祯让他来的? 想到这里,朱慈烺也没犹豫,直接吩咐道: “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王承恩便跟着小太监快步走了进来。 见到朱慈烺后,他赶忙恭恭敬敬地行礼道: “奴婢参见太子爷!” 朱慈烺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多礼,然后目光直视着他问道: “怎么,父皇想要见本宫?” 王承恩听到这话,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赶忙说道: “没错,正是陛下派奴婢来宣太子爷进宫的。” 要是换做其他太子,听到皇帝召见,肯定会恭恭敬敬地领命,然后马不停蹄地跟着太监去见皇帝,以表对皇帝的敬重。 但很明显,到了朱慈烺这儿,情况就有些不一样了。 只见朱慈烺先是惬意地伸了一个懒腰,活动了一下筋骨,然后这才漫不经心地问道: “有说是什么事吗?” 王承恩看到这一幕并不感到惊讶,毕竟眼前这位太子爷之前都“造反”了,这种小事情又有什么好惊讶的呢? 再者说了,之前崇祯也没说不能先把这件事情告诉太子啊! 想到这里,王承恩当下又是笑着说: “启禀太子殿下,是大喜事儿!陛下和娘娘正商量着要给您纳太子妃呢,这会让您去,应该是想要寻求一下你的意见。” 什么? 纳太子妃? 朱慈烺听到这话,顿时就瞪大了眼睛,满眼的不可置信。 他倒是没有想到,这次崇祯要找他居然是因为这事儿。 而且话说回来,这方面他还真的没做好准备。 虽然之前纳了郑小妹为太子侧妃,不过那其实也是情势所逼而已。 当时局势复杂,各方势力暗流涌动,他为了收服郑芝龙为自己效命,才做出了那样的决定。 但是现在要纳太子妃,这可就是比较正式的事情了,关乎到大明的皇室传承,他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主要是他眼下也才十四岁而已,现在就选太子妃,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想到这里,朱慈烺有些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无奈地说道: “本宫如今也就十四岁而已,现在就选太子妃,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王承恩听到这话,依旧是笑着答道: “回太子爷的话,选妃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需要经过各种流程,从挑选合适的秀女,到考察她们的品德、才艺、家世等方面,再到最终确定人选,这一系列流程走下来,快的话一年,慢的话两三年都是有的。” “确定人选之后,还有开始筹备大婚,又需要半年的时间。” “等到那时,太子爷早就成年了,因此并不算早。” “而且当年陛下大婚的时候,也就只有十七岁而已。” 好吧! 话说到这里,朱慈烺实在是没话可说了。 他心里明白,在这个时代,皇室的婚姻大事往往有着诸多政治考量,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决定的。 可他又想了想,却发现自己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原本历史上朱慈烺的太子妃到底是谁。 毕竟明朝灭国的时候,朱慈烺当时也就十六岁的年纪,那个时候估计还没有大婚。 不过按理说应该早就定下了太子妃的人选,只是那位太子妃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她的名字。 但这对于那位太子妃而言或许也是一件好事儿吧? 毕竟她要是真成了太子妃,那可就成了大明最后一位亡国的太子妃了,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想到这里,朱慈烺无奈地摇摇头,随后就准备去见见崇祯和周皇后。 可就在他准备起身跟着王承恩离开的时候,却发现此时此刻王承恩突然一脸欲言又止的样子,仿佛是有什么话要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