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若魏延胜出,相父曾言,其虽性情刚烈,但对蜀汉忠心耿耿,亦能保我边疆安宁,只是……” 刘禅眉头紧锁,满面忧色: “不知他们谁能胜出,倘若因他们之争斗,致使蜀汉内乱,朕又该如何是好?” 侍者连忙宽心道: “陛下,事已至此,忧思无益。” “吾等且按兵不动,待他们分出高下,陛下再出面,收回大权,如此既可掌控局势,又可避免正面冲突!” 刘禅长叹,眼中尽显疲惫与迷茫: “相父一去,文臣武将皆起夺权之心,真乃辜负了相父一番苦心!” 就在刘禅惴惴不安的时候,一个小宦官匆匆自外奔入,神色慌张。 “陛下,有急报!” “杨仪杨长史在外,恭请陛下前往相府,吊唁丞相!” “杨仪?!” 闻此名,刘禅与侍者几乎同时露出惊异之色。 刘禅十分清楚,这个时候,谁来请自己出宫吊唁相父,那谁就是这场博弈的赢家! 但为什么不是蒋琬,不是魏延,不是李严,而是杨仪? 刘禅瞠目结舌,满脸难以置信: “杨仪?怎会是他?” 侍者亦是惊愕不已。 愣怔半晌,侍者方回过神来,喃喃自语:“陛下,这……杨仪此人,虽有满腹才学,平日里亦常助丞相处理政务,功不可没。然其与魏延将军之间,素日不和,嫌隙甚深,此乃朝野皆知之事。且论及威望,杨仪较之蒋琬、费祎等贤臣,亦是有所不及。何以丞相薨逝之后,竟是杨仪掌控这朝堂大局?” “但杨仪既然能无视宫外重兵环伺,泰然自若地邀请陛下前往吊唁丞相。微臣斗胆揣测,此等胆略与气魄,非掌控局面者不能为也。” “再言那宫外兵马,此非为杨仪所用,又当如何解释?” “换言之,能安然无恙地前来请陛下移驾者,必是此番较量胜者无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