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马婶气得一摔饭碗骂道。 刘卫东和她儿子从小玩儿到大,睡在一个被窝里,小时候管她叫干妈,她稀罕这小子稀罕得不得了,一听这事儿,气坏了。 “这是诬告,我上公社找她去,削她。” 柱子眼神凶狠地站了起来。 “别犯浑!” 刘卫东吓了一跳,赶紧拦住了柱子。 他可知道,这小子跟他一个脾气,说到做到。 “你现在想咋办?用不用我领你去公社澄清一下?” 马超丝毫不怀疑这小子说的话,因为这小子从小到大不说假话在屯子里是出了名儿的。 刘卫东摆手:“别,叔儿,那就没意思了。” “嗯?” “叔儿,这事儿你得帮我一把。” 马超一怔:“咋帮?” “叔儿,把你家那海鸥相机借我呗?再借我个胶卷儿。” 刘卫东一笑。 他知道老马家有一台新的照相机,是海鸥135。 照相机,在这个年代是绝对的奢侈品,一台海鸥135至少要一千块钱,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了。 要知道,大队里一个壮劳力干一年下来也就能赚三百多块钱而已。 并且,这可不是普通的相机,普通的相机虽然贵,但也就两三百块而已。 这一台,已经是迈进了专业门坎的高档相机了! 不过,马超家里可没那个闲钱买这种照相机,主要是,他有一个港岛同父异母的哥,去年回来探亲买给他的,包括院墙也是他给修的,家里的自行车都是他给买的。 刘卫东跟柱子好,当然知道这个情况。 “去拿。” 马超丝毫没犹豫,向马婶一抬下巴。 “好嘞。” 马婶爬上炕,拿出钥匙打开柜子,掏了半天,掏出一个大盒子,小心翼翼地拿过来。 “里面有个当时带过来的胶卷,一直没用,你拿着使唤去吧。” 马婶将盒子递给了刘卫东。 刘卫东看了一眼那个胶卷,135的,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 别的不说,这一个全色的胶卷就是5块钱哪,怎么也相当于二十一世纪的一两百块钱了,说给他就给他了。 但他什么也没说,一切记在心里就是! “你会用不?”马超问道。 “必须会啊!” 刘卫东咧嘴一笑——上一世他南下时,什么没干过? 包括影楼的摄影师,甚至初期的时候都给人当过看场子的打手、在港口打群架抢生意的工头儿,街上练过摊,到琼海炒过楼。 世间职业千千万,他几乎干了一大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