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不孝孙!敢诋毁太子!-《荒村小福宝,满朝权贵羡慕疯了》


    第(2/3)页

    “殿下,救济粮发下来了。”杜嬷嬷站在书房书案前研墨,眼角眉梢感染着笑意,“大水退去,赈灾物资下发及时,解了百姓燃眉之急。您听那些欢呼,百姓们都在感谢皇恩。”

    晏长卿执笔练字,闻言抿唇笑道,“父皇治国有方,爱民如子,百姓感受到了,民心向之。”

    杜嬷嬷抬眸,看着书桌后淡然写意不骄不躁的少年,眼神更慈爱柔和。

    皇上所言不错,太子殿下若能健康长大,将来必是大瑞明君。

    这时莫一从外走进,呈上一封书信,“殿下,这是金家递来的信件,请您过目。”

    晏长卿放下毛笔,将信件接过展开,认真阅信后一笑,对嬷嬷及莫一道,“金家率商会捐款购物赈灾,信末附各仁商名字,没有抢功,很聪明。”

    “能引领商会的人哪有蠢笨的。商人逐利,金家在当中算得有品行有底线的,要不殿下也不会让莫一找上金家合作。”杜嬷嬷笑说了句,对殿下毫不避讳与他们提及的态度,心头熨帖。

    晏长卿再次执笔,在一张信纸上写下寥寥数语,字迹清隽有力,已具风骨,“原州受灾者泱泱,朝廷能拨下的物资有限,解得了百姓燃眉之急,但难解百姓长久民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莫一,将这封信拿给金家主。

    原州偏远,在大瑞各大府城中地位微末,而玉溪村的宝物,足以富一州富一城,甚至惠及整个大瑞。

    金家若能守住品行,本宫属意金家为桥梁,让宝物能送达大瑞九州十六城。只要本宫活着,这座桥梁谁都毁不掉。”

    莫一眼底激动情绪一闪而逝,应声铿锵,“是!”

    书房另一张安置的书桌后,徐含章歪歪坐着阅卷,只在小少年把话说完后撩起眼皮子看了他一眼,未置一词。

    然细看,可见老先生嘴角有极浅弧度。

    书房静下来,只时闻远处欢呼。

    晏长卿唇角浅浅弯起。

    玉溪村民们贩卖百相草,这门生意与金家挂上钩,可成稳定输出渠道,保障村民们的生活。

    金家将百相草制成成品需要人工,受灾百姓即可在金家作坊寻得一位置,稳定的进项足够他们撑起一个家之后的生活。

    最后由商会成员分销,将成品销售各处,商家得利,大瑞各地百姓得健康。

    多面互赢。

    ……

    金家斗胆往晏家送信,之后金老爷子跟金钱来守在家里哪儿都没去。

    焦灼不安。

    父子俩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拉得商会不到一半的成员点头掏兜拿出点银子赈灾。

    嘶,会不会太少了?

    “阿来,你往玉溪村跑得多,见过晏家那位的面也多,你说说他会怎么想?六十七万两物资,他会不会嫌少?”金老爷子背着手在客厅来回转,恨不得在地上踏出条小道来,字里行间完全不敢小看只有九岁的小少年。

    金钱来揉揉发疼的太阳穴,无奈道,“爹,你别晃了,晃得我头晕。不管多还是少,我们金家已经尽了最大的力,除了其他各家捐出来的二十三万两,另外四十余万是我们金家几乎掏空了家底拿出来的,那位若还不满意,那我们也无能为力了。你坐下喝点茶,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静候回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