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兜里没钱,干脆不进去。 便是有钱,农家人惯了节俭,也没几个人会舍得一天天的掏钱买吃食,多在家随便几口凑合,好吃不好吃的能饱肚子就行。 “婶婶,我要三个肉包!给我挑最大的!” “馄饨里有肉呀?吸溜!要一碗!” “糖饼!有糖饼!还是红豆馅儿的!来两、来一个!” 娃子们叽叽喳喳叫唤声很快从饭堂里飘出,一并飘出来的还有饭堂伙计应话声,嗓音清亮,耐心热情。 “好嘞!三个肉包五文!” “大肉馄饨一碗十个,三文钱!” “糖饼三文两个,一个不好找零,来两个?” “胖乎乎的白面馒头要不要?一文钱两个!” 外头侧耳听的人们全傻了,面面相觑间俱是不敢相信,一脑袋的问号叹号。 不是,谁家正常人做买卖三个肉包才卖五文啊?光是本钱就得五文了吧?这是一点不往兜里挣啊? 镇上的肉包一个就得三文钱! 哪家好人来这儿做慈善呢? 再听听后头那些都是啥价? 俩白面馒头一文钱就不说你啥了。 别人大肉馄饨六文一碗你三文! 别人沾点糖汁儿的素糖饼五文你加了红豆馅儿的卖三文还是孖生! 这简直就是赤果果的价格诱惑! 遭不住! 先是一个人硬着头皮冲进食堂,再是一群,接着一波,最后硬生生靠人头把不大不小的饭堂挤了个人满为患。 真买的不多,这时候大家伙多是兜比脸还干净,但是灭不了他们看得津津有味,越看越有劲头! 福利啊! 又是一大福利啊! 说句不夸张的,在工坊扎根的心都有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