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一,绑匪用了“爷们”这个称呼,这是北方地区称呼人的方式。 而在云港地区,本地人很少这么称呼人,而是用“老板”、“兄弟”等称呼。 第二,短信没有标点符号,且句子中有错别字,比如原本的“陆拾万”,被绑匪写成了“陆抬万”。 这说明,对方文化水平不高,打字甚至不会用拼音,而是用手写打字法。 第三,通过“我们”二字,说明对方可能有两人以上。 当然,这些也有可能都是障眼法,目的在于遮掩绑匪真实身份。 李毅面色严峻。 通过这则短信,他在第一时间感觉,孩子可能真的被绑架了。 首先,从60万这个金额看,不太可能是孩子的恶作剧,因为对于这样一个金额,一般孩子都没有什么具体概念。 反倒是绑匪,可能通过某种渠道,对男孩家经济状况比较了解,因此开出这个赎金价格。 其次,现在孩子使用手机时,一般都流行用拼音打字,很少会用手写输入。 确认过案情后,李毅感觉心里沉甸甸的,压力很大。 绑架案最难的,并不是抓获绑匪,而是既能抓获绑匪,又能救出人质。 否则,一旦时间过长,即便警方最终抓到绑匪,人质也有可能会被撕票。 李毅望向那对夫妇。 “你们家庭条件怎么样?” “我们夫妻都是本地人,不但开了一个养生馆,还有一栋楼平时出租,所以经济条件还算可以。” 李毅心中恍然。 “原来是包租公啊,怪不得绑匪会盯上他们一家!” 这样一来,也验证了他心中所想—— 这件案子,极大可能是熟人作案! 思索片刻,李毅环顾众人,说道: “按照目前已知信息,这件案子,很可能是熟人作案。 所以,我们警方在调查时,也必须在暗中进行,否则一旦被绑匪看到,可能会对孩子不利。” 说着,他望向身旁一名干警。 “小刘,一会你和瑞青派出所同志赶往学校,从孩子的老师和同学那里,了解一下他的性格和喜好,确认一下,我们收到的那条短信,是不是孩子的恶作剧。 记住,去的时候要穿便衣,具体身份只能告诉老师一人,跟孩子同学就说是他的家长。” 那名干警点了点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