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过,江阳并未直接说出发现了什么,反而向郑一鸣提出一个问题。 “在卷宗里,我看到那栋楼租客中,正住着一群地北省人?” “是啊!不过,他们这几天人都不在,我们正在暗中调查。” “从那几条短信内容上看,我大致可以断定,罪犯大概率不是那些地北人,但却和他们存在某种关联。” “不是那些地北人,但却和他们存在某种关联……” 郑一鸣疑惑地挠了挠头。 “江阳,这话是什么意思?” 江阳拿出手机,找到那几条短信,耐心地解释起来。 “第一条短信:‘爷们你不要报警给我们陆抬万等我们信。’ 从这条消息上看,罪犯似乎是个北方人,文化水平也不高,因为不但出现错别字,还没有标点符号断句。 可是,据我所知,本案绑匪不断变更交易地点,说明他多少有些头脑。 你想想看,这样一个人,为何会用“爷们”这种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称呼? 难道他不知道,这种举动,会暴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吗? 这是第一个疑点。” 郑一鸣十分赞同地点点头。 江阳翻出第二条短信。 “爷陆拾万好啦吗你用两个水泥袋装做一袋准备好,你一个人一辆车,车子反照镜上绑两个红袋子,因为我们不识你是哪一辆车,你后面不准你家人朋友跟。如果我哥们备抓获你明白这后果。我们平安拿到钱,我们会给钱给你孩子回家。” “在这条信息中,出现了几个关键字,比如‘反照镜’、‘不识你是哪一辆车’,说话方式、语气等等,都和地北人完全不一样。 据我所知,地北人会将‘反照镜’说成‘反光镜’,‘我们不识你是哪一辆车’,说成‘我们不知道你们的车是哪一辆’。 地北省人说话,突出特点是比较简单,直接。 而这条短信上的内容,如果让一个地北人看到,会觉得语言比较啰嗦,十分拗口。 所以我推测,这是绑匪在故意模仿地北人说话,目的是转移我们注意力,干扰我们破案。 他这个人,文化水平不高,有点小聪明但也不多,还不知道已经露馅了。” 听江阳这么一说,郑一鸣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小江,你果然有一套啊!” 江阳笑笑,继续说道: “按照我的假设,绑匪要么和这群地北人打过交道,要么并未打过交道,但却能通过某种渠道,知道楼里住着这么一群人。” 郑一鸣思索片刻,问道: “你是说,绑匪是那栋楼里的租客?” 江阳微微点头。 “这是最有可能的目标人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