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保驾护航-《我真能看见回报率》


    第(1/3)页

    第276章  保驾护航

    楼小房顿了顿,说道:“从石油到新能源中间必然有一个过度期,我做过评估,应该要十五年到二十五年。如果新能源全面铺开,我感觉会更忙,倘若把充电分为三种,一种是直接更换电池,一种是无线,最后一种就是优先,所需要配备的人手会更多,而且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会更高。”

    的确,未来社会科技进步,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的标准都会提高。

    过度能源时代,中间的空档足够做很多事情了。

    很多东西不是一簇就成的,新技术放出来,会让很多人无所适从。

    优胜劣汰的后果就是大量的失业,增加不安定因素。

    在华夏,人民始终是第一位的。

    “我明白了。”

    老领导说道:“不过小楼,你这篇论文最好是删减一些关键的部分!”

    楼小房一愣,稍稍一想就明白老领导为什么这么说,“领导,我知道您的顾虑,咱们国家的发展道路是独一无二的,哪怕别国学去,他们也只能照猫画虎!”

    “而且,这只是一点拙见,他们未必能够看得上,就算他们看上了,也没有技术能够摆平现实的问题。就算有,我也有信心能够在技术上赶超他们!”

    楼小房三篇论文惊天下,在学术界,名气巨大。

    众人都有些尴尬。

    接通电话,“喂,徐局!”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文知越的电话振动了起来,他索性中场停止会议,让大家休息五分钟。

    而且这只是说商业的运作,并不涉及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有些东西若是直接粗暴的去解决,治标不治本。

    他本来就是这时代风口浪尖的弄潮儿,一举一动都被人无限放大。

    第三篇论文,革新了游戏行业!

    论社会影响力,楼小房是财大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但是他们说的问题也是切实存在的问题。

    老领导也在想,该怎么刊发,用什么渠道,又以什么名义呢?

    “你先忙!”

    怎么办呢?

    名气是够了,可这也太年轻了。

    徐局激动了。

    大家都有好日子过,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医疗资源也好,在乡下和城市又有什么区别?

    既然楼小房这么有干劲,又拿得出来这么多技术,就让他放手去做。

    “文校,开设金融学院没问题,那谁来当院长?”宋志远问道。

    电话里传来了盲音,楼小房松了口气。

    既然是围绕楼小房开设的金融学院,总不能让被人来当吧?

    那不是驴唇不对马嘴吗。

    说着,老领导报了一串数字,楼小房连忙让盘古记录下来。

    就连哈佛,剑桥,这样的世界名校都投来橄榄枝,希望招楼小房当他们学校的教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