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醉-《一品》
            
            
            
                
    第(2/3)页
    酒精并没有让他忘记那些血腥和混乱,反而让它们在他的脑海中更加清晰地浮现。
    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些惊恐的眼神,听到了那些绝望的尖叫。
    经过两场拼杀的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仿佛还能感受到那些黏稠的血液和冰冷的尸体。
    他试图用酒精来麻痹自己的神经,但那只是徒劳的挣扎……
    无论他喝多少酒,那些痛苦和恐惧都会如影随形地跟随着他,像是被无形的枷锁束缚着,无法挣脱,也无法前行。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打破了酒馆的喧闹:
    “哟,这位客官,看您脸色不太好,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啊?”
    赵让抬起头,只见一个年轻姑娘正站在他面前,笑盈盈地看着他。
    这姑娘看上去二十出头,身穿一身古灵精怪的衣裳,头上扎着两个俏皮的小辫子,眼睛清澈明亮,仿佛能看透人心。
    赵让微微一愣,没想到在这种地方会遇到如此清新脱俗的姑娘。
    他摇摇头,苦笑道:
    “姑娘见笑,我只是有些累了。”
    那姑娘却不依不饶地追问道:
    “累了?那可不行!来我们酒馆就是为了放松的!来来来,我给您介绍几款我们店的特色酒,保证让您喝了之后心情大好!”
    说着,她转身从酒柜上取下了几瓶颜色各异的酒,一一介绍给赵让。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有一种魔力,让赵让的心情渐渐放松下来。
    看着那姑娘古灵精怪的模样和清澈的眼神,赵让不由得心生好感。
    在这样的夜晚,这样的酒馆,遇到这样一个姑娘,仿佛是命中注定的救赎。
    “姑娘,你这里的酒,真的能解千愁吗?”
    赵让试图用轻松的语气问道,但他的声音中仍然透露出一丝疲惫和沉重。
    那姑娘眨了眨眼睛,俏皮地笑道:
    “解千愁我可不敢保证,但至少能让您暂时忘记烦恼,开心一会儿。”
    赵让微微一笑,觉得这个姑娘倒是有趣。
    他拿起一瓶酒,仔细端详着:
    “这瓶酒叫什么名字?”
    “这瓶酒叫做‘忘忧’,是我们店的招牌酒之一。”
    姑娘热情地介绍道:
    “用了多种珍稀药材和上等的美酒酿制而成,口感淳厚,回味悠长。您尝尝看,保证不会让您失望。”
    赵让轻轻点了点头,打开瓶盖,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
    尝了一口,果然如姑娘所说,口感醇厚,回味悠长。
    酒精的刺激让他感到一阵短暂的麻木和快感,仿佛那些痛苦和恐惧都被暂时抛到了脑后。
    “好酒!”
    赵让忍不住赞叹道。
    “这酒酿得真好!”
    那姑娘听到赵让的赞美,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那是自然!我们酒馆的酒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故事。”
    赵让来了兴趣,放下手中的酒瓶,好奇地问道:
    “还有故事?”
    那姑娘清了清嗓子,换了副娓娓道来的腔调:
    “比如说这瓶‘忘忧’吧,它的名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忘忧谷的地方,那里的人们生活得无忧无虑,快乐自在。后来有人去寻,却没有寻到,但阴差阳错的,酿出了这种酒,便取名为‘忘忧’。”
    赵让听着忍不住又尝了一口酒,感受着那股淳厚的酒香在口中弥漫开来。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忘忧谷那样的地方吗?”
    赵让突然问道。
    那姑娘愣了一下,然后认真地思考起来:
    “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只要你想,它就能在。”
    姑娘的话让赵让陷入了沉思,他默默地品味着手中的“忘忧”。
    醇厚的酒香仿佛能够穿透心灵的阴霾,带来一丝久违的宁静。
    “嗯,你说得对。”
    良久之后,赵让才幽幽的说道。
    那姑娘听到赵让的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客官您能这么想,那就真是太好了!”
    赵让点点头,深以为然。
    他忽然觉得这个看似古灵精怪的姑娘其实有着不俗的见识和智慧。
    “姑娘,你叫什么名字?”赵让好奇地问道。
    “哈哈,糊口之人,没什么名字。开个酒馆,这里的客人都叫我酒娘。”
    姑娘说完后,俏皮地眨了眨眼睛,反问道:
    “您呢?”
    “我叫赵让。”
    赵让微笑着回答道。
    这样的姑娘,让人生不起任何防备之心。
    “赵大哥,看您这身打扮和气质……”
    小灵好奇地打量着赵让,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赵让摇摇头:
    “一样是普通人罢了。只是今晚经历了一些事情,心情有些烦闷,所以才来这里借酒消愁。”
    小灵却不以为意地笑道:
    “赵大哥您太谦虚了!我看您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
    赵让被小灵的话逗笑了。
    在酒劲儿的作用下,他的心情变得轻松起来。
    “您不知道,平时来这里喝酒的人大多都是些粗俗之辈,很少有机会遇到像您这样有教养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