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干部带头-《乡村之巨变》
            
            
            
                
    第(2/3)页
    上午十一点多,县里的送粮船来了。
    五千斤大米,三百斤油,两百斤糖,一百斤盐。
    陈扬让蔡晓晖和陈玉花他们,组织人员把物资分发下去。
    蔡国平和童小龙一起,带领突击队和民兵,继续搜集各家各户有用的东西。
    中午十二点半,两条机动船回来了。
    这趟出去,买了三千两百斤大米、一千多斤猪肉和两千多斤新鲜蔬菜。
    买得最多的是木柴,共一万两千多斤。
    其他物资也买了不少。
    只是价格贼贵,会计童玉梅和出纳陈冬福告诉陈扬,各种物资的价格,普遍比平时的贵百分之五十。
    这没办法,再贵也要买,明天还要去买。
    下午的时候,村里召开两委会议。
    就一个议题,村干部捐款。
    陈扬再次拿来两万,一万是他自己的,另一万是他二弟的。
    陈扬的二弟不是干部,本来无需捐款,但他让大哥带话,一定要捐。
    陈兵作为一个特例,一万块被村里接受。
    其他不是村干部的村民,暂不接受其捐款。
    支书陈生梅捐出三千,大家都知道,这已是他的极限。
    蔡岳松和蔡福满二人,各捐款八千。
    童老贵、陈玉花、蔡国平、蔡晓晖和童小龙五人,各捐款五千。
    加上陈扬最早捐的一万,总共筹款七点四万块。
    大家商定,这个钱除了现在急用,主要要用于灾后重建。
    上级拨下来的物资不多,救灾的重点还在自救。
    这段时间,陈三炮的突击队最辛苦最努力,功劳也最大。
    一百二十多头猪,两千三百多只鸡,一千五百多只鸭,七十几条狗,都被突击队捕获。
    突击队还挨家挨户的进屋,翻箱倒柜,不留任何死角,获得大米三万两千多斤,咸菜七百一十多坛,腌肉一千七百多斤。
    陈扬还组织村里的木匠,以及会木工活的村民,给村里所有的新房二楼安装临时门窗。
    全村一百多户人家有新房,共有四百零七间。
    村民们也基本上住进了新房的二楼。
    水位在缓慢下降,天气也已转好,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