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推辞-《栖桂枝》


    第(2/3)页

    下头的人不敢违背,尤其是这还是在皇后宫里,其他人总还是知道皇后的侄子爱用什么东西的。

    看着自家侄子和皇上相谈甚欢,皇后没露出一丝的喜悦不说,甚至还隐约有些忧心,皇上却像是对此视而不见一般,态度格外无奈的说。

    “朕正想说说你学的这些东西呢?这几日一同在书房学习,你可发现他们中间有什么问题了没有?或者是对他们有什么指点?”

    谢淮州微微摇头,十分谦虚地说:“草民着实愚钝,没发现有什么失策的地方,诸位皇子公主均是出身高贵,见过的人和事也多,所以对于这些东西都有自己的理解,为上位者,统治欲是在骨子里的,所以当然很容易理解这些东西。”

    皇上点了点头,这回答本没什么问题,也是圆滑的,可是皇上却硬是从中找出了一个切口,犀利的揭开了此刻的矛盾。

    “你这话说的不错,不过你也隐晦的跟朕说明了,有些故作体恤的人,那分明就是骨子里下贱,不配为皇家中人!”

    那些后来的人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当然感觉不出什么来,可是先前听了这些对话的人却一个个儿已经胆战心惊了。

    皇上这意思,分明就是在指责大皇子天生下贱,故作体贴,根本就不配为皇家人,几乎是要用自己的几句话就绝了大皇子的路。

    在场的人面色无一不是惨白的,只有大皇子勉强保持住了自己的风度,面对着贵妃一脸惊讶失措的表情,大皇子只是微微摇了摇头,而后小心翼翼的小声提醒贵妃。

    “母妃可万不能说话了,母妃既然已经为此受了挂落,万不可再为儿臣受罪,儿臣自有良策。”

    贵妃纵然满心忧愁,却只能认同了儿子的说法,而后小心翼翼的在这里等待着儿子的所谓的策略。

    尽管是刚刚来到,可是见到众人的眼神都有意无意的飘向了贵妃母子二人,谢淮州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态度格外恭敬的说。

    “陛下此言也未必全是对的,毕竟这为君者有多种,有人善用法家,也有人善用儒家,太平盛世,当以儒家为最,如唐太宗一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无他的仁德,又怎有魏征房玄龄等贤臣忠言逆耳,创造了贞观之治呢。”

    这话也算是抬举了一部分的面子,可是到底还是让皇上有些不满意,皇上态度几乎是格外坚定的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