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上林学宫-《饮刀风歌行》


    第(3/3)页

    “他们那边人有些多,还有书院的人出面,略胜一筹。”

    听得出来,沈言其实有些不服。

    不过陈刘却知道,这其实是地利之便。

    大梁官学是儒学,在这里自然很难斗得过儒家的。如果放在西域佛国,那儒学便是半分机会都难有。

    除了某一次,儒圣上了灵鹫山。

    “你的先生之名呢?”

    这上林先生,陈刘也从四方馆报刊上看到过,乃是上林学宫最高的荣誉头衔,给出去可不简单。

    从古至今,整个天下能得到上林先生名号的,当世只有九九之数。

    八十一位先生,可以说是学界、思想界最受人尊崇的存在。

    “具体的不记得了,好像是围棋、烹茶煮酒还有什么得了第一。”

    陈刘自然是不吝赞美之词。

    从无数学者高人当中脱颖而出,可不简单。

    白莲菩萨那是真学问,陈刘只不过会一些摘抄的本领。

    ……

    城南最南,靠着一处小山,名为太阿。

    据说乃是上古名剑之名,剑身宽厚,坚韧威猛,另外剑气绵长,可纳天地之气。

    太阿剑恰合儒家之礼,法家之威,又有道法自然之意,符合上林学宫的办学宗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至于城南,也是一般人家聚居生活的地方。

    城北为皇城,城东为贵族,城西也是有钱人家。

    城南虽然也是天子脚下,比之其他地方自然是富贵,但比京城其他方位还是弱势许多。

    不过,上林学宫本就是民间学府,所以这城南太阿山,便是上林学宫在京的落所。

    或者说,整座小山,都是上林学宫。

    陈刘赶着马车来到此地之时,已是日上三竿。

    学宫门口,古朴庄严,上悬的匾额,乃是先帝赐予,匾额上题写的“上林”二字,也是先帝亲笔所书。

    门口摆放的两尊肃穆的石狮子,很快就吸引了小豆丁的注意力,她猛地就从马车上窜了下去。

    陈刘也不管,只是将沈言扶了下来。

    “在下张澄,不知这位夫人,来此所为何事?”

    看到门口出现的俏丽美人,值守的书生连忙走了过来问候。

    不过毕竟求学多年,总不至于在人前失礼。

    一眼看去,谁是主子,谁是仆人,自然一目了然。

    张澄直接对着沈言躬身行礼。

    “我来此是为了替我家小妹请个先生启蒙。”

    见陈刘被当作了马夫,沈言自然暗自偷笑。

    随后她又从身上拿出了一块温润的玉牌,递给了张澄,让他进门与学宫的主事通报一声。

    张澄没见过上林先生的身份玉牌,一时之间有些犹豫。

    不过思考过后,还是将沈言请了进去,去报于学宫主事了。

    陈刘也扯着小豆丁的耳朵,把她拉了进去。

    进得门去,便能听到有些房间里传来的阵阵诵读之声。

    三两学子,彼此成群,在交谈着先生在课上提出的问题。

    有人对弈,有人批注经文,也有人支着脑袋,对着水面发呆。

    他们有人富,锦衣轻裘;有人穷,粗布烂衫。

    不过在学宫之内,如果有人因此而鄙夷不屑?那必然会挨先生的板子,严重者会驱逐出去。

    “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东阳马生,学则为高,学高则人强。

    陈刘见此,也有点怀念当年念书时的日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