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机遇-《旧金山往事》


    第(2/3)页

    至于想找你合作的那些人,都来自清华大学,近期清华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校办企业,好像叫什么科技开发总公司,反正上面现在很重视电脑这一块,怕被欧美拉开差距,刚好又听说你投资了这个行业,而且生意做得很大,然后就有人通过关系找到我。我想着跨国贸易是我们的老本行,于是也就没急着往外推,想先问问你的意思再说。”

    这家大学陈林芝怎么可能不知道,但他却没听说过什么校办企业,只当是自己孤陋寡闻了。

    早年想要进军对岸的家电制造业,后来负责这个项目的采购部总监徐伟出事,陈林芝又忙着折腾其他生意,导致计划不了了之。

    此刻机缘巧合,又让陈林芝兴起了抓住机会去对岸加大布局的念头。

    因此,他告诉高博学说:

    “假如单纯只是想要通过我来采购零部件就算了,只要不涉及到敏感的物资,找其他跨国贸易机构也能买到,利润太少我不乐意挣,耽误时间。

    不过,要是想再搞大点,跟我合资成立一家电脑生产代加工公司,并且愿意让我占据主导权,这种生意我倒是比较感兴趣。说不定还能拉来现成的技术设备,通过戴尔电脑公司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这家戴尔电脑公司我也投资了,你可以找那什么科技开发总公司问一问,他们应该知道。”

    陈林芝要钱有钱,要资源有资源,貌似完全可以甩开想找他合作的那帮人,自己单干。

    可惜时代不同,商业环境也不一样。

    就像那些必须合资的外资汽车制造商们,很多生意不是想投资就能投资,况且他深知有人才好办事的道理,能够省下许多麻烦。

    总体来看对岸的改革步伐稳中求进,暂时还不够快。

    陈林芝无法彻底放开手脚,目前通过高博学代为管理的那家公司,只在服装鞋袜生产零售领域闯荡,顺带布局一些商铺、工厂之类。

    不是他不想加大投资力度,许多领域暂时还没放开,况且也要考虑到投资回报比,对岸发展的增速很快,可早些年基数太小,消费者们口袋里仍然没钱。

    就拿成立一家电脑组装生产公司来说,考虑对岸的货币贬值速度,早期多半只是赔本赚吆喝,大概率还会血本无归,陈林芝指望的是将来能够赚钱,如果以合资的方式完成早期布局,能够让他节省成本。

    要问他为什么会经常盯着对岸,除了某种无法斩断的羁绊以外,再有就是如今往欧美传统市场投入一美金,二三十年后恐怕最多也只是收获几十上百倍的回报,已经算相当不错,考虑到期间的货币贬值,收获更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