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以理说服德岛侯-《江户旅人》
            
            
            
                
    第(2/3)页
    “殿下乃是藩侯,当知天下士民贫困已极。值此变乱……”
    对于眼下春秋正盛,且好不容易才坐上老中之位的蜂须贺齐裕,忠右卫门必须要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他才会下场帮忙。
    道理也很简单,身为德岛藩主的蜂须贺齐裕,虽然大部分的时间都养在江户,可是他也是回过德岛的。他知道的很清楚,普通的老百姓这年头都已经被搜刮到了最后的膏血,完全活在饿不死也活不长的境地。
    现在想再刮老百姓,也根本刮不出太多的钱了。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搜刮,大部分武士的生活还是极为凄惨,许多人每年到手几石米,家里好几口,吃饭都未必能顿顿吃饱。
    民穷士困!
    别以为生活在一片盛景的江户城,就以为处处都是江户城,在广大的日本六十六国乡村,普遍的贫困才是正常的景象。
    萨摩的情况,便是如此!
    调所广乡穷尽一切手段,搜刮萨摩的农村,让老百姓把自己生活的家园称之为“地狱”,他的搜刮已经到了极点,不可能再从本国弄到更多的钱了。
    若是执掌萨摩的只是一帮保守派和稳健派,他们会维持这个局面,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大家继续在饿不死又活不长的阶段活着,占武士绝大部分的下级武士,继续拿着每年几石米,过着虽然贫困,却不需要任何劳作的日子。
    绝大多数人会安于现状,不做改变!
    可现在岛津齐彬在清理这些不会做出改变的人,等保守派稳健派死绝了,激进派改革派上台,会是什么场景?
    在这里咱们不是攻击部分真正有能力的改革者,或者有什么特殊的指向,真的没有,就是就事论事。这个地球上绝大多数的改革派都是志大才疏的垃圾废物,这就是现状!
    这些改革派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拿着点根本不切实际的理论,对着自己的脑门一拍,剩下就是“乌拉”,冲他丫的,干就完了。
    结果必然是弄的天怒人怨,国内矛盾重重,社会冲突加剧。到了这个地步,一般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黯然下台,流亡跑路,或者被愤怒的百姓给吊死在路灯杆上。这种比较常见,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也经常上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