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科举试题泄露-《大唐之神级小霸主》


    第(2/3)页

    今年发生了这么大的洪灾,原本大家都以为朝廷不会举办科技考试,但他还是开了!

    实际上开科举考试的原因很简单,最近吏部和御史台疯狂在查贪官,革掉了一大批官员的官职。

    因为在灾情当中,李世民发现有许多贪污严重的地区损失惨重,所以那批官员直接下岗。

    如此这般,就发现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

    官员不够用了!

    但是无论是大小官员,都属于朝廷的要职,不能够一直空在那里。

    李世民跟房玄龄经过了一番讨论以后,便打算开启科举考试,然后为朝廷选择一些贤能之人来担任地方官员。

    当然,如果表现优异者,能够直接通往长安城就职!

    人的能力有大小,能力大的人自然能够当高官,能力小的人就只能当地方官员。

    而且这一次的科举考试与之前不同。

    这次参加考试的人,必须得是在文院当中报备了的读书人,而且还得受到当地官员的推荐。

    满足了这两点条件以后,才能够去参加今年的科举考试。

    可以说,李世民算是学聪明了!

    并不是所有的寒门子弟都能够当一个好官的,有些人只会死读书,来到官场上不变通,然后就开始克扣百姓的财富。

    这种人拉上来当官,也是朝廷的蛀虫,还不如不让他们当官。

    在文院当中报备了的读书人,至少学识文化不会差,处理问题也能够更加的游刃有余。

    更重要的是他们受到了当地官员的推荐,一旦将来这些被推荐的人当官以后出现了事情,那也能够找到推荐人。

    必须得用这种几乎连坐的政策,才能够让大唐的官场变得更加的廉明!

    否则的话,那些贪官在进行贪污受贿的时候,都不会想一想自己这个位置是怎么来的!

    地方官员在推荐读书人的时候,也会更加小心……万一自己推荐了一个贪官,他们的地位可都不保了!

    能够满足这一次考试条件的人,整个大唐估计也就刚满一千。

    毕竟地方官员有限,而且推荐的名额也有限……

    李世民这样做,实际上就是想网罗一批精英官员。

    现在的大唐朝政已经有些减速,等这批新官员上任以后,国家才能够焕发全新的活力!

    李世民被称为一个开明的君主,这句话并不是假的。在改革这方面,他的脚步永远不会慢!

    李恪也是有些想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