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襄王境内的子民皆已习惯了这平安盛世,李祝犹如他们的守护神一般坐镇二十年,民间多有传言,襄王境内的任何一个府城治安,都如同大晋都城,人民安居乐业,正可谓: 襄阳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这种环境下生活的人们早已忘记了战乱,更关注于民间琐碎的生活事儿,用现在的词汇叫做“八卦。” 而李祝昭告立李轩为小世子的消息一经传出,便荡起来轩然大波,如同在平静的湖水中丢入了一块儿巨石。最近几日所有坊间热切讨论的,尽皆是关于此事,毕竟李轩向来纨绔无比,几乎整个襄境子民都是用这一句话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你若是再不努力,小心以后也会成为李轩那种人。 毕竟不通武学的李轩,整日迷恋烟花风月场所,十七岁都为被立为太子,早已经成为了坊间的笑柄。襄王突然如此举动,却也是让民间炸开了锅。 遥远的大晋都城皇宫内,文帝听闻这则消息之后,喘着粗气的阴笑起来,“孙公公,传朕口谕让太子去一趟襄阳城吧。” “嗻。” 在文帝眼中,李轩也是不入流之列,但凡皇室子弟,哪个不是懂得琴棋书画,四书五经。可这李轩对此都是一窍不通,身为李祝的独子,甚至不曾涉猎武学,更是被文帝瞧不起。不过毕竟是李祝的世子宴,别的诸侯世子宴皇室通常只是一道贺信。 李祝的世子宴,就算文帝心中再不情愿,也还是派出了东宫太子前去。 李轩的每日仿佛只剩下了练功以及与李祝这个老人聊天,奈何这具身体的体质实在太过虚弱,所能够汲取的天地灵气实在是有限,加诸他更是开辟了人体的所有经脉,别人运转十个周天的灵气,方才只够他勉强运转一个周天,练功进展也是迟缓无比。 不过出乎李轩意料的是,三个月的时间,李祝竟然没有将襄王府的毒蛇揪出来…… 一眨眼,便到了金秋节的日子,二十年前,这是李祝封王的日子。李轩也终于步入了炼体最后一个境界——撼气境。 襄王府满院都摆满了菊花,来的宾客中,还有现在除了李祝之外仅存的两名藩王,因为他们的私人封地都没有佣兵,索性直接舍弃了封地,住在了都城之中,只图一个晚年平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