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刘氏族人心里却都慌了,前些时候,刘洪氏这个飞眼儿打出,竟把长安县令打得五迷三道,糊里糊涂地就要结案,说于她无关,难不成今天也会如此? 秦思源心中一荡,心想:“这妇人好生风骚啊,虽长相平常,但这股子媚儿劲,却是一般男人抵受不住的!” 他道:“来人,传仵作上堂,还有将刘二狗的尸体抬上来!”刘二狗便是死者的名字。 这些事都是准备好的,他一下令,立即便有人将刘二狗的尸体抬了上来,而验尸的仵作也被带了上来。 秦思源问道:“仵作,你可曾对尸体做过详细检查?” 仵作年纪很轻,不过二十出头,衣着微有破烂,一进来就给秦思源跪下。 在宋朝之前,仵作属于三十六行之一,极是下贱,良家子弟是不会干这行的,只能由贱民或奴隶担当,而且一旦良家子从事仵作这个职业,那他的人生和子孙的人生,便从此到了尽头,因为官府明文规定,仵作的子孙不允许参加科考! 这是一种极端的职业歧视! 由于仵作的身份低下,又不能对尸体进行解剖,再加上几乎所有的仵作都没读过书,当然他们也没资格读书,这不能怪他们,平时干杂活儿糊口,有了案子,才被官员们叫去验尸,所以要说他们有工作积极性,那就太扯了,如不是被生活所迫,谁会对尸体感兴趣呢!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南宋,才被一位名叫宋慈的人打破,仵作的身份才有所提高,而宋慈便是大名鼎鼎的法医学之父,著有《洗冤集录》。 年轻的仵作答道:“小,小人检查得很是仔细,刘二狗身上没有殴打所受的伤痕,不是死与外伤,小人用银针探过他的喉,胸和腹,银针并未变色,所以他也不是死与中毒。看样子是被烧死的!” 秦思源道:“那你检查过他的嘴了吗?” 仵作忙道:“检查了,银针也没变色,所以……” “他嘴里有没有烟灰?”秦思源没功夫和他废话,直接问了出来。 仵作脸上一片茫然,道:“没,没有烟灰啊!”他不明白,有无烟灰,和死因有什么关系? 秦思源看向王平安,王平安撇了撇嘴,心想:“果然是谋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