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芯片崛起(一)-《银河科技帝国》
            
            
            
                
    第(2/3)页
    “今年的白银价格大概是多少?”
    听到这个问题,市场调研部的负责人连忙说道:
    “总裁,目前的银价在3.76~3.85华元一克。”
    “你们马上研究一个方案,向国际的白银生产商采购50亿华元的白银。”诸葛三省开门见山的说道,说完之后他又补充一句:
    “是今年之内采购50亿华元。”
    一年内采购50亿华元的白银?按照目前的价格,相当于1300多吨白银。
    就算是投资贵金属,也不用怎么大规模吧?几个负责人面面相觑。
    但是诸葛三省并没有向他们解释的想法,黄豪杰可是交代了,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总裁,这样的话恐怕会造成国际银价上浮。”市场调研部的负责人提醒道。
    “我知道,但是这个是集团的大战略,必须执行,你们尽快完成采购方案。”诸葛三省直截了当的吩咐道。
    “那……好吧。”
    几个负责人只能接下这个任务。
    ……
    海城县,海思芯片工厂。
    余明光等人正在工厂里面。
    五条5纳米生产线,星河精密仪器公司已经给他们调试好了。
    这五条生产线,就是星河集团租借给他们的,现在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了。
    余明光的旁边是海思芯片的总裁张国忠,以及星河集团派驻海思芯片公司的监督副总裁马常。
    海思半导体经过大半年的修改,终于完成了5纳米麒麟1000芯片的设计。
    在半个月之前,将设计方案交给星河半导体进行原片刻印,当然这个是需要收费的,5纳米芯片刻印费用是一层电路100万华元。
    麒麟1000芯片,一共是45层电路,所以刻印费用是4500万华元。
    看着生产线快速的运转着,一块块方晶片被送入电路印刷机里面。
    海思半导体这一次设计的麒麟1000芯片,预计运算速度将达到400亿次每秒,能耗下降60%,芯片发热减少80%。
    “马总,你们的生产线效率提升了不少啊!”余明光可是知道一开始的芯片生产线,年产量不过是2300万块左右。
    现在已经提升到年产量4300万块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