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旧事-《三国之竖子》


    第(2/3)页

    自然,韩言不是那种出门就要手下人前呼后拥的纨绔大少爷,可是现如今世道这么乱,出门的时候要是不带上个侍卫什么的韩言的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

    大概过了有快半个小时的时间,孙观这才带着从糜芳手中接过来的一百人赶了回来。

    “主公?您这是……”

    远远地就看见了韩言站在大门口来回踱着步子,孙观先是一愣,紧跟快速驱马来到了大门前,开口问了起来。

    “仲台,准备一辆马车,我要出去一趟!”

    韩言看都不看孙观身后跟着的那些人,直接开口吩咐起来。

    至于说韩言自己的五明骥,韩言这次倒是没有骑乘的欲望了。谁让他韩言根本就不是那块骑马的材料呢?虽然说有五明骥这种宝马良驹,但是马鞍之上那种颠簸的感觉却不是韩言能够忍受的,因此大多数时候,韩言出行还是会选择马车的。

    等着孙观准备好了马车,安排好了随行的侍卫,又是十几分钟过去了。

    坐在马车之上,韩言心中不断地思量着,自己该不该留下诸葛亮呢?按理说,诸葛亮的成长、学习应该都是在荆州,但是自己这边现在除了老师之外更是有荀爽先生在,要教导诸葛亮其实问题也是不大。只不过韩言自己拿不准,而且也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借口留下人家。

    不等韩言想明白,马车已经行驶到了费县。

    自然,泰山郡的治所本不是费县,而是更加往北的奉高城,只是由于青州之内黄巾贼横行,而青州刺史焦和在前段时间又重病不治,为了安全起见,泰山郡的郡守这才将来到了费县,当然一个小小的郡守是没有资格决定郡县的治所的,因此他也不敢对外宣称是迁移治所,只是含糊地说换个地方办公罢了。

    正是因为泰山郡郡守换了地方办公,泰山郡的郡丞才会跟着来到了费县,而诸葛亮他们也才会有机会参加韩晙的酒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