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张阳的正太养成-《贞观游龙》
第(2/3)页
而且房遗爱最后取的是高阳公子,这可是李世民的宝贝女儿,怎么可能嫁给一个年级超过他十多岁的人了,何况取公主这必须得是正妻才行。
房遗爱要是那个真是一个三十岁的老男人,李世民也让高阳公主嫁给他,可是那个年级的房遗爱肯定是已经有了正妻和后代了,让房遗爱休妻娶高阳公主,就算是房遗爱原意,李世民和高阳公主也不愿意,这样的名声是没人能够背得起的。
“乔松兄,这个小家伙是你家的老二,遗爱吧,真可爱,没想到遗爱都这么大了,上次见到遗爱的时候遗爱应该是才出身才对,当时才那么大点,真是不服老不行啊!”
“是啊!瞧我这记性,还把我家的老二遗爱给忘了,这是我家老二,遗爱,今年五岁,今天桂安兄你不是叫我家全家来赴宴吗!
这不我可把我全家都带来了,这你可不能后悔,今天我们可是来打土豪的!”
随着房玄龄确认他身边那个小孩就是房遗爱,张阳突然感觉这个时间太好玩了,以后大名鼎鼎的房遗爱才这么大点,那么自己是不是又可以玩玩正太养成了。
对了刚才看见杜先生身边也跟着一个小孩,那应该是杜如晦家的老二。杜荷了,未来照成房杜两家哀败的罪魁祸首,现在都还是两个五六岁大的小屁孩,而且都还是两家的老二,这真是很好玩。没想到啊,居然是这么一回事。
不过想到这两个老二的结局张阳也是有点无语的。风光一时的房杜两家居然会以这样一个方式收场这是所有人都没有只想到的。
准确的说李世民现在身边最重要的三个文臣家族,最后的收场方式都让人感到世事无常,都是以造反谋逆罪收场,这也太戏剧化了,最少现在是没人能够看出来的。
房遗爱谋反”事件指房遗爱和妻子高阳公主阴谋发动的宫廷政变。高阳公主骄傲专横,曾与著名僧人辩机玄奘高徒私通,事发后,辩机被腰斩而死,高阳公主失宠。一直心中不平《新唐书》称,《旧唐书》未有提及。
唐高宗即位以后,高阳公主、房遗爱便联络与高宗不和的薛万彻妻为唐高祖第十五女丹阳公主、柴令武柴绍子,妻为太宗第七女巴陵公主,打算发动政变。废掉高宗,拥立荆王李元景高祖第七子为帝,但是事不机密。计划被泄露,一干人都被逮捕。高宗派长孙无忌审理此案,长孙无忌借此机会将吴王李恪也牵连进来,李元景、李恪、房遗爱、高阳公主、薛万彻、柴令武、巴陵公主等全部被杀。
这房遗爱现在看来是有够悲剧的,自己老婆居然出去偷人,这可是男人的奇耻大辱啊,而且房遗爱还没有什么反应,这就算是房遗爱是天阉,但也不应该这样。
绿帽子这是个男人都不会带的,何况以当时房家还没失宠,高阳公主要是真的出轨了,房遗爱应该是能够反击的,最少以房价和李世民的关系。
这种事情发生后李世民绝对不会姑息高阳公主的,最少房遗爱提出休妻那是应该能够通过的,不然这种奇耻大辱,不可能不让其它的驸马没有想法。
特别是那些功勋子弟担任驸马,这事关家族名声,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就算是李世民在疼爱高阳公主,房遗爱在喜欢高阳公主也不行,这可是关系到皇室的脸面以及房家的声誉,还有就是与个驸马家族的关系处理。
而且既然高阳公主都已经让房遗爱带了绿帽子了,这个房遗爱怎么可能不动于衷的和她一起策划谋反了,这么严重的事,房遗爱不可能这么没头没脑的去参加。
何况当时已经是太宗李世民和高宗李治已经顺利的完成了政治上的交接,又有老臣长孙无忌和程咬金这样的老家伙坐镇朝廷,就以他们几人的实力更本就不可能发动政变,就算发动也不可能成功的,这里面要说没有猫腻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要知道房玄龄的对于自己的儿子是相当看重的,房玄龄一共生了三个儿子。
房玄龄给三子分别取名“遗直”、“遗爱”、“遗则”,希望他的后代能‘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仁爱传家‘。玄龄公身教言教都很勤,家训、家规也很严厉。
房玄龄给三子取名实是各有深意,其中,为长子取名,是因玄龄公一向倾慕“袁忠公累世忠节”,同时因春秋时晋国贤者羊舌肸,博议多闻,品德高尚,能以礼让国,是当时晋国的贤臣,孔子称之为“遗直”。以古贤人的雅号为子命名,玄龄公对其期望可谓高矣!
如此之严的家教之下怎么回让房遗爱变得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了。
这也太看不起房玄龄了吧,何况史书上记载的玄龄公辞世后,房遗直承袭其“梁国公”爵位和偌大门庭。高阳公主一向讨厌这个大伯,便要驸马房遗爱与哥哥分家。房遗直不肯分出家产,还将房遗爱痛骂了一顿。
高阳公主大怒,便跑到皇宫里,对父亲唐太宗告房遗直的状,说他常对皇帝口出怨言,心怀不轨。太宗调查之后,发现是高阳公主任性胡为,不禁大为恼怒。将她训了一顿。经过高阳公主的几次诬告,房遗直害怕,自己写奏折要求将爵位让给房遗爱,唐太宗怕坏了规矩,并没答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