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近年关长安不乱(5)-《大唐少年行》


    第(2/3)页

    叶少缘心中一阵感动,不由得感慨道:这天子脚下的长安城里,民众的觉悟真不是一般的高。难怪路上的人会传言,长安城可以夜不闭户。由此观来,此言不虚。

    叶少缘对长安城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他想就这样和最亲密的朋友、爱人,在长安城生活下去,也会是很不错的选择。叶少缘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这样一幅画面:他牵着石轩轩的柔荑,漫步在安逸的长安城街头。艾钱则拉着雪走,紧紧的跟在二人后面。叶少缘面上露出了笑意,觉得这画面很美,但是要实现它,却是太难。不过,叶少缘已然下定了决心,纵是再苦再难,他也要全力以赴。人只要用心去经营,总会有那么一刻是会化腐朽为神奇的。

    叶少缘回过神来,想起了正经事还没办。他向那中年男子询问道:“大哥,你知道上清宫在哪吗?”

    那中年汉子“嘿”然一笑,道:“我可是土生土长的长安人,岂会有不知之理。上清宫可是当代的“儒圣”陆德明大师传经讲学的会馆,在长安可说是家喻户晓。”

    这中年男子所言非虚,这儒家之道,在唐朝极受推崇,广为民众和统治阶级所信奉。现在儒家的繁盛程度,虽不比秦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在各种文化汇聚的长安城三教九流中,也可说是一枝独秀。

    说起上清宫,这座建筑的历史却还有些曲折。追溯到隋朝之时,隋炀帝杨广为求长生,痴迷于道家的炼丹之术。道家也因此曾繁荣了一时,在当时的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上清宫,便是那时,由道家的丹药大师吴道子所兴建。后来,隋朝为李唐所灭,唐高祖、唐太宗先后两任帝王都推崇儒学,道家迅速势微。这上清宫也渐渐被儒家的大乘者所占据,成为了儒学的大讲堂。这上清宫之于儒学,就好比大明宫之于长安,是儒学最高权威的殿堂。陆德明便是这上清宫的讲学首座,座下的弟子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在民众眼中,陆德明是孔丘在世,圣人般的存在,拥有极尊崇的地位。

    叶少缘听到中年男子提起“陆德明”三字,不由得是喜上眉梢,脱口而出道:“没错,我正是要找这陆德明。”

    那中年男子一愣,不可思议的看着叶少缘,赶忙道:“失礼,失礼!小子,你怎可直呼陆大师的姓名?”

    叶少缘自觉失言,连忙解释道:“我想到有望一睹陆大师的真容,心中激动,所以……”

    那中年男子朝叶少缘一笑,道:“要请教陆大师的的人,在长安每天都有许多。你这无门无路的,早些也没用,怕是去了也是白去。”

    叶少缘摸了摸怀里陆德明亲手撰写的信件,心道:那可未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