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夕阳余晖中,宋锦推着顾清礼出来散步。 农家人,也只有这个时候最是放松。 比如村中的大榕树下,此时已经坐满了人。 “听说没?宋锦那个懒货跑了,去镇上给人当后娘。” “好狠的心!阿泉时轩以后可怜了!” “依我说,那样懒惰又狠毒的娘,跑了才好。” “知道吗?清礼跟江家丫头看对眼了,明儿个娶进门。我瞅着啊,慕青那个丫头是个好的,比宋锦强上不知多少倍。以后时泉时轩有福了。” 两个女人你一句我一句,竟是说得有鼻子有眼。 俗称“唱双簧”。 “啪!”一向不讲话的青布老太……拍手打了只蚊子。 “陈氏,你们婆媳嚼舌根也不怕咬到自己舌头?” 陈氏:小柳氏的婆婆。 婆媳一向不对付,最近得了些好处,倒是跟儿媳关系融洽起来。 陈氏本就是个不讲理的,此时站起来掐腰骂架。 “哦呸!赵寡妇,宋锦那懒货给了你什么好处?” 比起陈氏的胡搅蛮缠,青布老太始终从容。 “陈氏,三年前,你娘家侄儿求娶江慕青被拒,你这个拉线的姑姑从此视江慕青为仇人,怎地?如今转了性子?” 其实这话,在坐的心里门儿清。 只是碍于陈氏婆媳的撒泼劲儿,大家懒得搭话。 如今被赵老太太当面指出,他们心里也很爽。 再不添把火也说不过去。 “哼!无利不起早罢了!陈氏,我小孙子可是看到江家丫头从你家后院出来,怎地?拿了人家啥好处?” “陈氏,宋娘子夫妻如何不关你事,没事还不如管管你儿媳小柳氏。” 有人听到这话直接忍不住笑了。 最近顾家村人吃瓜到撑。 无他,顾田家拖油瓶老大老二两房打得不可开交。 原因是老二睡了老大媳妇,再往深处挖,竟然连老大家的两个孩子也不是亲生的。 当然,这是传言,具体真假不知。 顾家拖油瓶老二如此风流。 也让村里另一则传言传开。 比如小柳氏总往姑姑家跑。 有人想起来,当年小柳氏看中的是顾长富。 只可惜顾长富先一步娶了李桃。 而小柳氏天天往姑姑家跑,其实是去跟顾长富颠龙倒凤去。 传言传多了,便也成真了。 陈氏此时也想起这则传言。 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而邻里的讥笑讽刺,伤了脸面还扎了心窝子。 犹如火上浇油。 憋了气自然要找人撒出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