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今年的炎热并不局限于京都,整个大周都是如此。 “大人,云州那头派人来问,要不要派人来给我们提供一些水渠建设的技术指导?他们的土水泥工厂产量很大,可以便宜一点卖给我们。” 朔州刺史府内,好几个县令都眼巴巴地瞅着他们的刺史何云燕。 “大人,云州的许老和王子庭都预测说今年会有大旱灾!下官去治下的好几个村里寻了些老人,他们也说今年收成会不大好。” “大人,下官去沃野镇看了看,他们都在水渠上盖了东西,王子庭说,这样可以减少水的蒸发。” 一条水渠那么长,谁没事会费力巴拉的去盖盖子? 他们这样做,肯定是在为旱灾做准备呢。 “前日,怀朔镇县衙里也发布了公告,鼓励家家户户打水井,条件不够的则以里坊为单位,合资打造。县衙则提供为期一年的免息贷款。” 打水井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要打井人寻找到合适的打井地点,拿家伙事儿探一探地下有没有水源。 即便有水源,还要看能不能打下去,若是碰上坚硬的厚石层,就得换个地方打。 整套流程下来,想要打一个水井,最起码得花费三贯钱。 云州这地方,除了沃野镇那一块盐碱地,其他地方都是有河流通过的,有的宽一些,有的窄一些。 云州的百姓宁可花走远路,费点力气去河边挑水,不想花钱打水井。 不过这一次县衙发公告了,他们不得不照做。 听着几个县令汇报情况,何云燕腮帮子都肿了起来。 他和顾南夕不一样,顾南夕在云州是一言堂,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朔州可是有好几家豪强呢! 何云燕也想好好整整水利,但朔州官衙没钱呀! 那些个豪强都住在碉堡里,还有成千上百名佃农,压根没把朔州官衙放在眼里。 “行,我知道了,我再跟云国公商量商量。” 打发完几个县令,何云燕带着心腹回到书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