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顾南夕和崔三论都觉得玉郎的建议很好。 三天后,顾南夕把崔三论,玉郎以及宋知州,苏玄明全喊了过来。 屋子里摆了十几个大木箱子,每一个都能塞进去一个人。 顾南夕掀开一个箱子,里面装着古玩字画:“咳咳,咱们同南面做生意,讲究的是一个你情我愿,细水长流。义父,在书画这方面,您的见识比我的广。还请您帮我掌掌眼,看一看书画的真假。” 用什么开道,都不如用钱开道好使。 大周朝廷,不是每一个官员都两袖清风,视金钱如粪土。 崔三论浸淫书画多年,一打眼就知道这些书画都是真品。 但问题就在于,这些书画都十分眼熟,应该是有主之物。 “南夕啊,这幅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画中女子体态丰腴,气质雍容。确实是他亲笔。只是,我怎么记得它应该是李阁老的?” 顾南夕心虚地移开视线。 咋说呢,她的脸皮还不够厚,不好意思理直气壮地说出来。 玉郎就没这方面的顾虑了:“管这画以前在谁手中?!只要知道,现在在咱们自己手里就行。度支司的蓝大人,掌管粮料案,他也喜欢《簪花仕女图》。这幅画本是他的珍藏,后来他儿子被李家大郎设计,以此画作赌注,却赌输了。这幅图才落到李阁老手中。” 崔三论明白玉郎的意思,只是心里仍转不过弯来:“这不好吧,他俩同朝为官,若是被人知道……” “怕什么?咱们这叫物归原主!是在最大程度利用资源!”玉郎正气凛然道。 崔三论扭扭捏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雄浑厚重,大气磅礴,是户部尚司上供案黄大人的最爱。” 玉郎冲宋知州挑眉,还不赶紧记下?! 宋知州心中一动,大概猜到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了,急忙让小厮去取纸笔。 一箱接一箱的书画被定下归属。 接下来的就是金子。 这是顾南夕自己拿出来的:“书画有很多,金子省着点用。”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大周朝廷南逃的时候,带走的大部分都是金银。 宋知州点点头。 玉郎无奈一笑,穷家难当,这些年表妹受苦了:“行,咱们归拢归拢,看到底需要花多少钱。不是每一个官员都要打点,有人贪财,有人好色,有人胆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 普天之下,还有谁比他们这群皇城司更了解大周官员的底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