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蜀国,连绵的阴雨笼罩着整个蜀地,像是给整个蜀地笼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气。 即便是成都,也笼罩在这烟雨朦胧的雾气之中。 雨水顺着武乡侯府的屋檐滑落,滴落在地面上发出“啪嗒、啪嗒”的脆响。 武乡侯府内,诸葛瞻听着这雨水落下的声音,眉头紧皱。 朝堂之上,大将军费祎和卫将军姜维又因为北伐的事情吵了起来,最终不欢而散。 连年北伐,现在不仅朝堂之上怨声载道,就连民间也沸反盈天。 朝会之后,大将军费祎等人都来找他希望他能够劝诫陛下,停止北伐。 而在费祎等人离开之后,随后卫将军姜维也来找他,希望他能够劝陛下支持北伐,继丞相遗志。 诸葛瞻知道北伐是必须的,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是大汉立国之本。 他也知道大汉已经有些无法支持北伐了,民间已经快负担不住了。 两者都是事实,可是他不知道该帮谁。 “父亲,您当年究竟是怎么做到以一州之地压着伪魏数倍之地打,还能够让大汉蒸蒸日上的?”诸葛瞻有些迷茫地道。 年少的时候,诸葛瞻也觉得自己长大之后也会成为父亲那样的人,但是当他长大之后,他才感受到了自己和父亲之间那如同鸿沟一般的差距。 父亲在自己这个年纪,已经主一国政事于手,事无巨漏,为先帝肱骨之臣。 在先帝驾崩之后,更是以第一文臣接管军事,一人压着整个魏国数州之地打,蜀国更是蒸蒸日上。 但是自己却根本驾驭不了一国政事,陛下数次提拔他,他都不敢接受,只能拒绝。 陛下却觉得他过于谦虚,疯狂提拔他,明明他什么也没有做,却依旧不断升官。 甚至连朝中的大臣都觉得理所应当。 他们期望自己和父亲一样撑起整个大汉。 但是自己能吗? 父亲巨大的光环像是一座大山压得诸葛瞻有些喘不过气来。 而此时,管家黄德的声音打断了诸葛瞻的思路。 “乡侯,有人前来拜访。” 诸葛瞻这才回过神来,发觉雨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只剩下雨水顺着瓦片从屋檐滴落。 他深深吸了口气道:“拜访的是什么人?是大将军的人?还是卫将军的人?” “都不是。” “那是?” 诸葛瞻皱了皱眉,除了这两位的人,谁还会这个时候来? “那人说是丞相当年的旧识之后,是为了给乡侯解忧来的。”黄德老老实实地道。 “父亲的旧识之后?” 诸葛瞻想了想,道:“可有说姓名?” “他说他姓陈名道,字神通,号通天居士。”黄德道。 “陈道,陈神通,颍川陈氏?” 诸葛瞻摇了摇头道:“不该啊,如果有这种熟识之人,我不该不知道,他说他来自哪里了吗?” “说是南阳旧识之后。” 黄德继续道:“我观其器宇轩昂,衣着华贵,仆人众多,怕不是凡人。” “南阳旧识?” 诸葛瞻皱了皱眉,确实没有想到是谁,不过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才八岁,不知道也有可能。 “有路引之类的吗?” 黄德有些犹豫道:“我看那来人气度不凡,我就忘了问了,不过他给了我这个,说您看了这个一定会见他。” 随即递给诸葛瞻一副信件,诸葛瞻一摸信件就感受了纸质的不凡,这比皇宫内用的供纸都要好得多。 而这么好的纸张只是信封,即便是诸葛瞻也感受到了对方的不凡,怪不得黄德连路引都没有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