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另有五言八韵诗一诗、经义四首。 经义,需得阐明题中义理。 比县试那些要深得多。但没有能难得住晏旭的。 他便安心磨墨,提笔先写下名姓、住址那些,写完便弥封,然后再一一答题。 答题时,他用上了自己的写字习惯。 这是他从“借尸还魂”后,就特意培养出的一种习惯。就是在保留和进展原主字体的同时,也加入自己本来的字体一点点。 这样既不会让字体显得远超出当前年龄水平,又会使字体结构不松散、有力、有特点。 比如:務字下方的上提勾,别人都是下竖、上轻提,他会在提起后,稍稍留力,使勾尖微弯。从而使字体整体看起来,会略有方圆。 前世,他的字体就过于有力与尖锐,会给人扑面而来的刀耕笔伐之感。 这一世,得改改了。 这一试,他有悄悄在每一竖列的字迹中间,或高、或低的位置,微微点上不着痕迹的淡淡一小点。 为什么? 这叫暗记,防止被人调换试卷。 虽然他们的试卷,会被誊抄官给重新抄录,再交给内帘官阅卷,直到决定名次以后,再掀封名。 按理,不知是谁的试卷的情况下,不会存在调换试卷的可能。 但万一呢? 他可是一直有感觉到知州大人很奇怪来着,那就在不明对方用意的情况下,多做些防备总是好的。 如果被人“割卷”,也即换卷。原卷,至少是他自己的。 届时,他总认得出是不是自己的卷子。 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过去。 至午时,感觉腹中饥饿,晏旭便搁下笔,翻过卷子,收好用镇纸压去一边,再煮馒头渣、腊肠,这次就放了些晒干的青干菜。 有了腊肉和腊肠,盐都无须带。再加青干菜,有荤有素,既提供了营养,也不会导致油腻闹肚子。 晏旭正吃着呢,正想着呢,就听对面考棚门被敲响的声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