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歪打正着-《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第(2/3)页

    俞兴和朱主任已经很熟,开了个玩笑:“那得好好听。”

    朱泽辉连连点头:“我好好听,你好好做,咱们把这个临港新能源搞起来,别人不看好,咱们自己得争气。”

    俞兴肯定是好好做的,反倒是担心主任能不能好好的。

    碳硅集团在公共关系方面比较迟缓或者说被动,盖因为,有时候确实不清楚能接触到的到底能不能可持续发展,那就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搞自己的研发和项目。

    临港本地对增程器项目成功获得支持之后的类似操作很有热情,但俞兴保持的是克制的热情,倒是在晚上接到李一帆电话的时候提了一嘴,意外发现这位也挺上心。

    “我晚上吃饭的时候聊了聊,激光雷达这种就算入选,扶持资金也不会太多。”俞兴谈到得到的反馈。

    激光雷达这个方向还没有实际的论证,听起来也不如增程器踏实,从理论到商业化的进程必然要很长时间,所以,还是得依赖于市场化的资金。

    “俞总,咱就要一个名声,有这样的名声也好招人啊。”李一帆热切的说道,“孙恺在斯坦福这几天也找人聊了聊一起回国做雷达的可能性,但效果不好,我觉得要是能有个这样的名头,可能会更好招人。”

    俞兴觉得有道理,但想着这种事申请的流程,笑道:“非要名头的话,也好弄啊,回头我找人成立一个似是而非的什么‘华夏新能源产业扶持基金’,别人也分不出来,反正钱是实打实的。”

    李一帆:“呃……”

    听起来是有些歪门邪路了……

    俞兴在电话里听到对方的反应,觉得毕竟还没那么熟,连忙找补了句:“孙恺那边招人效果不好是吧,那你就让他说,激光雷达项目正在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密切接触,有很大希望获得支持,这不就行了?我们确实在接触嘛。”

    李一帆觉得这种程度的歪邪就很容易接受了。

    他挂断电话便立即与孙恺商量,但刚把话说一半就被对方激动打断。

    “正在密切接触?能拨多少钱啊?这都要走什么流程?”孙恺很开心的询问。

    李一帆刚要解释就听到对面传来孙恺把旁边人拉过来的声音。

    ——孙恺:来来,段皓阳,你过来听听,我们的项目都要获得国家支持了!

    李一帆知道段皓阳就是孙恺的同事,这明显是两人正在聊回国的项目,而段皓阳的学术功底相当不错,之前就听过好几次他的能力。

    他愣了愣,喉咙里像是不由自主的打了转向灯:“呃,具体能拨多少钱不知道,但除了这个,基本已经拿到华夏新能源产业扶持基金的扶持了,那个的钱不少,那个也更好,说到底还是有钱才好做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