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回、风云突变孰难料-《江湖有你才有传奇》


    第(2/3)页

    不日,韩子明率领的小分队回归武林盟了,小叶子也一同归来。原来,韩子明及其小分队接收伤兵后在山中疗养了十多日,便有大唐军队派人来接走伤兵,于是他们就返回高昌国,此时小叶子也已回到高昌国。韩子明率队回到高昌国后,听闻华鸣洲等人已先回武林盟了,便又和小叶子日夜兼程赶回来。

    韩子明率领的小分队回来后,休息两日,刘代天终于发出了剿灭天乐宫的武林盟号令。

    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是,铲除护天门和飞天门比预想的容易多了,在武林盟率各大名门正派的围攻下,这两个门的门徒都作了鸟兽散,能逃则逃,逃不了的则降,并没有过多的抵抗,相较之下,力量还不如以前上天门的一半。而各大名门正派铲除天乐宫底下分散在各地的分坛,更是不费吹灰之力!

    因此,前后不到十天的时间,没经过几番轰轰烈烈的厮杀,天乐宫在江湖上的有生力量,除了天乐宫总舵之外,就象被秋风扫落叶般打扫干净了。

    不仅是铲除天护天门和飞天门比先前预想的容易多了,而且整个计划也进行得很顺畅,实在出乎众人意料之外。因此,华鸣洲怀疑是走漏了风声,天乐宫主自知难以抗衡,只好作弃车保帅之举,把有生力量撤走,只留下一些虾兵蟹将,于是他便把所有俘虏审问一番。

    原来,护天门、飞天门的势力本与上天门相当,也是高手众多,但自从上天门被铲除后,这两个门中的高手便时不时被总舵调走,有的便有去无回,因此力量不断在减弱。本来上天门被铲除后,总舵对他们管得挺严的,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但近三个月以来,总舵忽然又对他们不闻不问,好象抛弃了他们,于是众人便像一盘散沙,各自忙着偷干自己的营生,有些级别较高的人,甚至自己拉一帮人出去,从此便沓无音讯。

    查清缘由后,华鸣洲心中纳闷道:“没想到未等武林盟率大名门正派前去围剿,天乐宫内部已自己先乱,败絮其中,难怪护天门和飞天门如此不堪一击!不过这样也好,双方可少了些死伤。”

    而对于铲除天乐宫总舵的方案,由于天乐宫总舵大隐隐于市,对外以名正言顺的道观“清风观”示众,若强行围攻,到时厮杀起来恐会伤及无辜,又会惊动当地官府,因此对一些细节一直议而未决,看样子又要拖延些时日。

    对于华鸣洲来说,他本来就想借助武林盟和各大名门正派的力量铲除灭天乐宫总舵,若让当地官府或刑部过多地参与,恐怕会连累许多无辜的人含冤入狱,这些无辜的人不知要经历几番严刑拷打,方有可能重见天日,甚至会发生个别地方酷吏为了邀功领赏,做出屈打成招、谄民为贼的冤案!好在现在刑部撒手不管,刘代天盟主又比较重视他的意见,因此他想趁此机会把铲除天乐宫总舵的方案做得尽善尽美。

    于是华鸣洲提议,既然天乐宫总舵大隐隐于市,就先让一部分人马驻扎在附近监视天乐宫总舵的一举一动,由他领着杨远风和小叶子直接上清风观会见天乐宫主再说,天乐宫的有生力量已基本被消灭,有些事或许可以摊牌了,公开面对面谈一谈,免得双方多些伤亡或许更好。但大多数人不同意这一提议,认为这一方案过于冒险:“人带少了,就算天乐宫主不至于毫无顾忌立斩来使,但要是把人扣下了怎么办;人带多了,天乐宫主肯定连大门都不让他们进。”

    林因明更是极力反对,因为这样一来,可能会坏了他的秘密计划。原来,他儿子林立至受命重组上天门时,其所招募的新人大多由他手下得力的人去充当,等铲除天乐宫总舵时,林立至就可以以救援为名,在天乐宫总舵中里应外合,让天乐宫主一个猝不及防,先武林盟和各大名门正派一步,暗中劫走天乐宫主,再威逼利诱令其交出《无名红掌书》。而现在华鸣洲想跟天乐宫主面谈,真要是谈出个什么结果来,就等于破坏了他的秘密计划。

    会上华鸣洲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渐渐地说服了一部分人,刘代天盟主虽未首肯,但似乎也有点被说动了。林因明想:“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先去会一会天乐宫主,这天乐宫主本也是先父的旧部,就算他跟关好朋、司马延平一样不念及旧情,但应不至于像孙善济和吕力雄那样狼心狗肺吧!况且今非昔比,凭我现在的身份和地位,他天乐宫主至少也得忌惮三分!”于是他罗列出种种理由,想让刘代天及众人同意他独自一人上山跟天乐宫主会谈。

    林因明的理由更有说服力些,主要有一来他是武林盟总管,代表性更强,有此身份更容引起天乐宫主重视,接受会谈的请求;二来论谈判与交涉,他的经验无人能及;三来论年纪他比华鸣洲等人大了两轮,人老命贱,况且有儿子在不怕断了香火。

    最后,刘代天同意由林因明独自一人上清风观,但也未下最后决定,只是令大队人马三日后开进,先驻扎在天乐宫总舵附近再说。到时如果觉得风险太大,不宜让林因明独自上山,可在必要时知会当地官府,对清风观只围而不攻,逼天乐宫主主动出面和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