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从姜府离开前,姜暮笙与宇文崎有过一番对话。 与未寻到姜幼胭时,姜暮笙大病初愈便拿着玉佩想让摄政王给他一个“护姜幼胭无恙,若她想离开便允她自由”的承诺相同。 这一次,他依旧是为了这个承诺。 姜暮笙的院子与姜幼胭所在离得略远,一则男女大防该有所距离,二则姜暮笙总是少时便常生病不想过了病气也不愿让姜幼胭多忧虑。 宇文崎踏入姜暮笙的院子, 在石亭落座。 “我本以为姜兄会对我颇有微词。” 宇文崎说的是先前在前厅议亲时,姜暮笙未曾有过反对的的话,毕竟,姜暮笙不愿他娶姜幼胭是事实,如今只是无奈之举。 素问旁人会有兄长对娶走亲妹的人动手“叮嘱”的,即便姜暮笙性子淡然温和,他也以为自己会被姜暮笙叮嘱几句。 然而,出乎意料的平和。 “太后先前向家父为少帝提亲被拒,恐怀恨在心。再有姜府被抄之事,唯有摄政王能护住家妹。”姜暮笙平静地陈述着事实。 摄政王,这个颇为震慑的身份。 宇文崎嘲讽地一笑,“那个老太婆,心眼比针眼还细。” 她肚皮里爬出来的儿子更是深得她真传,若非那些皇子自己斗得差不多,最后也不会是少帝上位。 见姜暮笙眉间仍有忧色,宇文崎开口,“我当日所言非虚,定会护令妹无恙。” 姜暮笙闻言点头,“我自然信你。” 宇文崎颔首,见他眉宇仍是不展,知他还有下文,也不主动询问,只安静等他开口。 姜暮笙不知想到了什么,抿了抿唇,神情有些尴尬,似有些难为情, 却仍开口,“不仅仅是这般。” 倒让宇文崎有些好奇了。 “阿崎可否答应,在胭胭未曾对阿崎动心前不与胭胭有夫妻之实,即便日后与胭胭两情相悦,也请待胭胭十八岁后。” 这番话到底有些私了,但细想之下也不意外姜暮笙会这般要求。 女子生产便是半步鬼门关,而其中年纪尚轻的女子尤甚,而高门之中将女儿多留些时日未尝不是这般原因。 安朝不拘女子二嫁,但若留有清白之身,日后两人婚事不成,改名换姓放她离开,于姜幼胭亦是好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