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二章 半年前-《帝国重器》


    第(2/3)页

    下面的研究员们叽叽喳喳的乱成一团,谁也没有想到国际局势这么大的事情,竟然有一天会落到他们的头上。

    只有实验室的负责人王中军默然不语,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是啊,我也不需要向大家隐瞒。我说瞎子射箭当然不行,那就要让瞎子长出眼睛来。这个眼睛不是别的,就是天上的卫星。各位都是新科研究院的研究员,应该也知道CCD芯片目前的发展情况。因为有了新科的复合CCD技术,我们现在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将对地观测的分辨率提高到1米的水平。然而想要实现这一技术指标,除了镜头和CCD之外,我们还需要一双精准的胳膊,能够满足对热点地区的持续跟踪、长时曝光、目标锁定、调整光圈等技术的需求。”

    “在我们预计发射的这枚卫星当中,需要一种能够极为精准控制给进系统的技术。我们找遍了全国,可以说只有你们能有希望满足我们的需求。”

    经过林千军的解释,这些研究员们这才恍然大悟。

    当然,林千军只是解释了他需要解释的那一部分,整个战场系统其实比这要复杂的多。1234 

    卫星定位打航母这需要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建设,根本不是1995年的中国能够做到的。想要监视美国的航母舰队,需要的不是一颗卫星,而是一个星座。除此之外,即使你知道了航母舰队的位置,但关键是美国人也不是瞎子。只要监测到弹道导弹发射的迹象,航母舰队又不是没长腿,跑的还特别快。所以你还得拥有弹道导弹中段修整射击诸元的能力,末端减速和搜索制导的能力……

    弹道导弹打航母确实是很了不起的奇思妙想,但当年苏联都有没有实现它都是存疑状态,更别说九十年代的中国了。

    然而问题是,这一切如果发生在中国的家门口,那情况就又不同了。

    组建星座是为了全球跟踪美国的航母舰队,但我们知道如今美国人俩舰队就堵在我们的大门口。4v以东海域七百五十公里,基本上就是从冲绳往南到菲律宾海这个范围,两个航母舰队妥妥的就在这片海域。监视全球需要星座,监视这么一块海域,一颗低轨卫星每天来扫一次就够了。

    其次,这颗卫星也不需要对弹道导弹进行引导,它只需要指出一个大概的范围就行。美国航母的巡逻范围不会超出F-14的作战半径——有加油机也不行,否则一旦开战它们根本来不及赶过来!也就是说你们能过来,同样中国的F-14也能过去。

    在掌握美航母大致范围之后,完全可以起飞中国的F-14机群对其进行攻击。即使无法突破美舰队的防空网,至少也能回传其具体坐标。与使命必达的东风导弹不同,092携带的巨浪1射程1700公里也不会给航母舰队任何的反应时间,从发射到击中目标肯定咖啡都还没凉呢!

    我们既不称霸、也不扩张,更不谋求势力范围,只不过是想保住家门口这一亩三分地。美国舰队非要送到枪口上来,我们也没有办法不是么?

    转过来说,如果不去看各自的行业,那么如今在中国要说起微距测量的分辨率技术,肯定是非新科研究院电子研究所的这个纳米光栅实验室走在国内的最前列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