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要想统一,秦国制度必须先进,执行力要强,最重要的就是,代代有明君! 这样经过几代人的较量,才能最终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景。 为此,商鞅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封爵制,动员人民的力量。 设立严苛秦法,以七百人的人头为祭,使的秦国上下依法依令行事,不敢有丝毫懈怠。 其中,最最麻烦的就是代有明君!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人是如此,国也是如此。 国强一代,随处可见,国强两代,屈指可数,国强三代,闻所未闻。 商鞅无法预测之后的秦王的贤晦,因此设立了极其完善的制度。 只要代代坚守商鞅的法制,不随意改弦更张,就算出了平庸君王,国家照样不会变形糜烂。 若有一代雄主崛起,加上秦国强大国力支持,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因此,对于秦国来说,制度,比君王更有权威。 在秦国,制度是凌驾于君王之上的,这是所有朝臣的共识。 因此才会发生秦王无权但国政不乱的情形,这可不单单是王学斌的功劳。 秦王看着沉默的吕不韦说道: “当期形式相邦也了解,寡人自即位以后,未曾找到虎符,若是有人持有虎符,那他岂不是可以随意废立秦王?你我二人的筹谋可就全白费了!” 吕不韦闻言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回道: “大王不必担心,我等虽然未曾持有虎符,但宫禁职责就是保卫大王,只要大王身在宫中,不必担心安全问题! 今日我等计划成功以后,朝臣没有其他选择,大王的王位自然稳固。 王位稳固,其他的可以徐徐图之! 大王身为正朔,必然会有朝臣选择效忠大王,到时候,朝局自然会为大王所掌控。 大王掌控了朝局,还怕收拾不了几个将领么? 大王须知,今日之事才是重中之重,只要今日计成,则大事定矣!” 吕不韦的言语意味深长,听得秦王的双目越来越明亮。 他即位之后,处处不顺,直到今日他才听到一丝好消息,悬着的心微微有了点底。 看向吕不韦,坚定的说道: “那一切就拜托文信侯了!” 吕不韦退后一步,双手一礼。 “大王放心,韦,必不负重托!” ...... 在秦国,秦王的子嗣被称为公子,受宠幸的公子会被封君。 秦孝文王子嗣共有二十二人,其中有三人获得封君之位。 分别是杨陵君嬴雉,泗平君嬴夻,还有平梁君嬴傒。 孝文王命短,他最宠爱的儿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