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这算是开先河了-《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3/3)页

    一轴双城这个项目,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

    前期资金投入,高达上百亿。

    成不成功尚在其次,让岳宏盛担心的,是它的回报周期太长了。

    秋海这边要等这个项目完工,才能带来收益。

    也就是说,秋海扔上百亿下去,要等好几年才能有收入。

    有这上百亿,以如今秋海的渠道,现在扔哪里不赚钱?

    哪怕是兴建几个工厂,也绝对比这个赚的多。

    还有一点,那就是秋海自己旗下的那家建筑公司,规模根本不足以支撑这样的大项目。

    想要接下这种项目,意味着只有两个办法。

    一是扩大自身的规模,二就是跟其他公司合作。

    第一个选择,得往这个建筑公司再花钱,而且资金数量绝对不小。

    第二个选择的话,意味着利益将会被分散不少,而且管理方面也不太方便。

    这两个选择对于秋海来说,都不是最优的选择。

    正是考虑到这两点,岳宏盛才会对这个方案有异议。

    陈江海微微一笑:“宏盛,你相不相信以后这个项目,绝对是秋海最赚钱的项目?”

    发展一个城市,这里面能赚多少钱,自然不用陈江海多说。

    岳宏盛不清楚,那是他没有听过这种事。

    政府和企业合作,这算是开先河了。

    秋海也因此要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私营企业。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项目做成功了,对于秋海自身的名气,也是一个很大的增强。

    因为类似的合作是完全可以复制的。

    换言之有了陵海这边的成功经验,秋海就有了跟任何一个看上的城市谈合作的基础。

    随着华夏经济腾飞,未来房地产行业将会有多么的火爆,陈江海是心知肚明的。

    现在提前入场,能够得到的好处自不待言。

    关键是后世房地产乱象陈江海也看得太多,既然如今秋海涉足了这个产业,不如就竖起一根标杆,尽可能把门槛做得更高一点。

    这样,那些良莠不齐的房地产公司就能有所顾忌,不至于像前世那样为所欲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