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柯伊伯带的所有军事要塞自建成以来,首次大规模打开,无数战舰从其中飞出来。 去年从木星出发的第一批舰队国际对所谓“大移民计划”的观察团,有幸目睹了这番盛况。 这些战舰的形状跟太阳系国在第一和第三军团装备的战舰有明显的区别,它们普遍有一个大脑袋,但整体的体积似乎小了很多。 另外它们在驶离军事要塞后,尾部的核动机喷射出了妖艳的红色光芒,跟现在主流的白色光芒有明显的区别。 而且数量也让考察团的成员们震撼,目测足有上万艘战舰! 不过考察团的舰队很快便被3号军事要塞捕获,它们没能看到战舰的加速过程,否则一定会被惊掉下巴。 核动机速度的天花板是光速的15%,这已经是人类和三体世界的共识。 用多长的时间能加速到这个速度,变成了核动机性能的标杆。 就现在而言,pdc和舰队国际的军用核动机要用二十六天左右,才能完成这个加速。 而太阳系国的核动机在这半个世纪以来,已经经历了五次改良,只需要四天半就能加速到这个速度。 不过早在三十多年之前,核动机的加速过程就引来了另一个问题:加速时的惯性太大! 当可以在十八天左右就能加速的光速的15%的阶段,即便是深海模式也没办法避免加速过程中对人体的伤害。 而开发新的深海加速液的研究失败了,不管怎么说这个惯性都太大了,只要是活体细胞结构,就受不了加速带来的压力。 于是战舰的研究小组另辟蹊径,在战舰的舰首设计了一个平薄的斥力场。 这个力场没有任何的支撑点,所以不会影响战舰的加速度,同时又能消化那股巨大的惯性。 这是对引力的又一次巧妙利用,在力学模型上,这个力场不光不会抵消战舰的加速度,反而还具有一定的牵引性。 就好像是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它的推背感被挡风玻璃上产生的引力中和了。 因为有这个装置,所以太阳系国的战舰才都有个“大脑袋”。 第二和第四军团,一共一万三千多艘各式舰船,雄纠纠气昂昂前去迎战。 其中“p级战舰”,也就是普通战舰九千多艘,“q级战舰”和“z级战舰”,也就是旗舰级和指挥级战舰一千多艘,补给舰两千艘,其它作用战舰三百多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