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两个酒鬼!-《锦衣卿相》


    第(3/3)页

    花狸摇头。

    一直到下朝,苏希锦都觉得不对劲儿。

    朝臣看她的眼神不对劲儿,周武煦看她的眼神亦不对劲儿。

    等终于知道真相时,已是三天之后。

    周绥靖拉着她嘲笑,“小矮子你行啊,跑到皇兄面前耍酒疯。”

    苏希锦莫名其妙,“什么意思?”

    断片了?周绥靖更乐了,添油加醋将事情说了出来。

    “你倒好,韫玉把你抱了回去。”他幸灾乐祸,“旒儿可被淑妃娘娘训惨了。”

    苏希锦埋头,双袖捂脸,逃也似的跑开。

    三月初,初雪融化,阳光照射着进房里,暖意扬扬。

    林氏拉着她试嫁衣,“快起来,韩家的人等着呢。”

    嫁衣本是女方准备,只她成亲仓促,实在来不及绣。

    幸好韩家准备充分,昨日将嫁衣送了过来。

    “你起床试试,若是不合身,刚好送回去改改。”

    苏希锦羞于起床,脑袋伸出被单,眨了眨眼。

    入目一片红色,大红色的嫁衣,以金丝绣着繁琐的图案,整个看起来华丽而庄重。

    许是被这嫁衣刺激,她立时有了结婚的感觉。

    林氏仍在催促,苏希锦起身试穿。

    自然是合身的,韩韫玉做事一向周到完善。

    “你别懒了,趁着不上朝,快些起床绣个荷包。”

    按照习俗,一般女子出嫁之前得绣嫁衣,纳鞋底,苏希锦作为官员,自然没这个时间。

    林氏是个传统的女子,嫁衣不绣?可以!鞋底不纳?可以!

    但你总得绣个荷包吧?

    于是苏希锦日常又多了一件事。

    这日早朝,户部向周武煦抱怨税收减少,收不起税,国库空虚。

    按说双季稻和木薯的推广,百姓吃得饱,喝得足,合该税收加倍才是。

    且前年征战大理,还发了一笔横财。

    周武煦肃然,“查明缘由了吗?”

    税收是国家财产主要来源,若没了这大头,朝廷拿什么发俸禄?

    户部尚书迟疑,终是摇头。

    又有楚王报道,“城外新增了一批流民。”

    “流民?”

    众人疑惑。

    你说冬天有流民,大家不惊讶。毕竟吃不饱穿不暖,都往富裕的城里靠。

    而今最严寒的冬日已过,大家都开荒种地,哪里来的流民?

    税收……流民……

    唯有苏希锦心中思量,悄然上前,“回陛下,臣以为是土地兼并所致。”

    她衣冠楚楚,干净整洁,面色严肃,神情正经。

    众人纷纷转过头看向她,神情微妙。

    苏希锦抬起下巴,默念不尴尬,只要她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周武煦嘴角一抽,“何为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便是官僚不收税,富豪男丁有限,因此买走大量土地。这导致百姓无地可种,亦交不起税费。才有了税收减少的症状。至于流民,造成的原因有许多,臣以为还需查过再做决论。”

    早在去岁,或者说她给周武煦上交《关于治理陈国的建议》时,就已经料到有此后果出现。

    当时她还在建议书上写道,“抑制土地兼并”。

    周武煦也想起了,豁然开朗,暗夸她见微知著,高瞻远瞩。

    苏希锦又道,“土地兼并危害甚大,亦造成经济状况恶化,贫富差距增大,民不聊生,长此以往,影响国家稳定。还请陛下早作定夺。”

    周武煦眯眼,“苏卿有何看法?”

    苏希锦道,“要想断源头,土地国有制,当然这不现实。所以当采取抑制方法:比如重新划分土地,改革税制,至于富家土地,也应当适当抑制。”

    这……

    殿中众人神色各异,在场哪个不是她所说的富豪、贵族?

    苏大人这意思是让他们将吃进肚子里的地,吐出来?

    好家伙,有了一个中央钱庄还不够,又打上他们土地的主意了。

    实在可恨。

    而周武煦低头沉思,重新划分土地,伤筋动骨,于国不利。周武煦沉思,抑制富人田地,不能改善如今困境,只能延缓病症。至于改革税制……

    众人之中,楚王挺胸垂目,右手转动手中扳指,目光沉沉。

    “依苏大人之意,土地兼并是为危害,土地兼并之人呢?”他突然抬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