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立形象-《锦衣卿相》
第(2/3)页
某二楼窗户,一身着黛紫色华服的锦衣公子,摇晃着扇子,笑容如同一只狐狸。
好久不见,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关于裸奔之事,不说二爷怎么想。反正几位参军是坐不住了,纷纷让范知州出面,管管苏希锦。
范知州还想调任,闭府称病,打死不露面。
最后几人只能亲自来找苏希锦。
苏希锦笑道,“几位好久不见,正好本官那里案子堆积如山,想找个人帮忙分担。可巧你们就来了。”
众人尬笑,只能作罢。
“韩大哥亲启:
来岭南已有一月有余,甚好,勿念。
岭南风景秀美,民风民俗莫不奇特。官府为尘,乌衣为天,百姓不知范知州,从小却听乌衣教。稚子不为科举展宏图,只愿年长入乌衣。
更甚者,知州三年不升堂,民间笑称“明日来”。
………
百姓出行需花二两银子购买乌丝带,否性命堪忧。吾听之心疼,一年到头收成不过三,却要拿一大半交保护费。若有那交不起费用的,则沦为最底层。乌衣教俨然成为惠州土皇帝。自古黑恶势力必有官府为伞,乌衣教根深不知底。我想动却不敢也不能动,唯徐徐图之而。”
细长的手指握着毫无分量的黄纸,韩韫玉心安、心疼又心忧。
岭南崇山峻岭,隔绝山海,因地处偏僻,条件艰苦,自古以来都是贪官污吏放逐之地。
她不过一个小孩子,受人诬陷,被放逐至恶人谷。天罗地网罩着她,让她孤立无援,如履薄冰。
不敢……
自认识她以来,她天不怕地不怕,何曾说过不敢二字?
胸口一下一下跳动,闷疼。
门扉轻叩,他转头见祖父自外走了进来。
韩国栋在他房里转了一圈,“你师妹来信了?”
无声将信件交于他。
“啧,怎的就只给你写信?”韩国栋微有些吃味儿,诚实地展开纸条。
眉毛瞬间凛起,“还有没有王法了。”
“山高水远,鞭长莫及。”韩韫玉神情冷淡。
他们对岭南的了解,只限于书本和每年年贡时,广南东路转运使的陈述。
原本以为只是偏远穷,没想有这么大的“惊喜”。
“你打算怎么做?”韩国栋问他。
韩家因苏希锦案,被御史台见天弹劾。至今吴王、楚王两派一直盯着韩府从未放松。
韩韫玉不答,反问,“景王之事,陛下如何说?”
年贡之后,景王遇刺,周武煦十分担忧。
当然,韩韫玉问的并不是景王,而是随景王遇刺一同带来的消息:请立世子。
景王欲立继室之子为世子。
“陛下欲让靖郡王回去侍疾。”韩国栋道。
韩韫玉便明白了周武煦的打算。
……
苏希锦最近在查看惠州这几年的数据,户曹参军拖拖拉拉,用了三天才将信息、账本等物摆在她面前。
数据完美,明面上倒看不出什么作假之处。
“大人,”正入神之际,听一心来报,“奴婢被人跟踪了。”
苏希锦挑眉,“什么时候发现的?”
一心擅厨艺,苏希锦不放心外人,就让她掌管厨房。
“今早出去采买,发现三四个人跟在奴婢身后,都是些三脚猫功夫,奴婢留了个心眼,没跟他们对上。”
“做的好,”苏希锦猜想是乌衣教的人。
“大人,最近府外也有人踩点。”一意说。
合着这是打算从自己身边下手了吗?
“加强防备,以后大家出入小心些。”苏希锦眉头深拢。
苏希锦发现自己被孤立了,她从衙门下人口中得知,各位知州、参军常出去聚餐,每次都不带她玩。
偏每日遇见她却和颜悦色,仿佛没这件事。
职场孤立,幼稚。
这日,朝廷发下文书,让各州府统计数据,上报州府人数、田产、税收等情况。
苏希锦听到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周武煦打算两手抓。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果然帝王狠起来,比一般人狠多了。
将事情上报知州,范知州一概不理事,让她自己做主。
苏希锦只得叫来几个参军分配工作,几人态度积极,干脆答应。
她很满意他们的态度,只不过回府时出了点意外。有百姓挑粪,路过她的马车时,将桶里粪便顷刻倒在她车上。
第(2/3)页